香港(简称港,雅称香江;英语:Hong Kong,缩写:HK、HKSAR)位于南海北岸、珠江口东侧,西隔珠江与澳门及广东省珠海市相望,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与南海邻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5]。截至2020年,香港人口约750万人[7]。
香港是世界上相当重要的国际金融、工商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传统基金会连续二十五年评选香港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16][17],但亦止步于此,2020年时仅次于新加坡而得第二。凭治安优良、社会廉洁、税制简单和法律制度健全闻名于世[18][19][20],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在2018年GaWC公布的世界全球都市列表中,香港仅次于伦敦、纽约位列第三[21]。“香港品牌”是一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重点宣传计划,推广香港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同时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安全[22]、经济发达、生活富足、具竞争力[23]、适宜居住[24]以及人均寿命最长[25]的国际大都会。“双普选”[注 3]、去工业化后的高科技工业转型及贫富悬殊等则为该地主要的社会议题[26][27][28]。
1842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29],永久割让香港岛;后再签订《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分别割让九龙和租借新界,此等由英国统治的殖民地构成现今香港的边界。二战期间,香港曾被大日本帝国占领约三年零八个月。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由英国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仅有国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注 4][注 5]
香港开埠前,不计九龙和新界,香港岛已有数千以上人口[30][31]。英国人看中维多利亚港水深港阔、四季不结冰,而且不在地震带,是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国在鸦片战争战败后,分阶段割让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国,英国开始统治及发展香港,香港从荒芜、地瘠山多且缺乏天然资源的小渔村,发展成转口港,成为欧洲各国商船向中国交易鸦片、纺纱及其他商品的枢纽,而且未受末乱局影响。太平天国[32]带来香港史上首次逃港潮,香港华人由15,000人增至70,000人。甲午战争后,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密谋推翻大清。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攻占香港,占领持续三年零八个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香港基于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环境,再次幸免未受中国内战直接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香港成为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竹幕最前线。在中国内地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阶级斗争、反右运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中国内地难民逃港,大量人才涌入和港英政府因应六七暴动的改革造就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并逐步发展成亚太地区之国际大都会及国际金融中心,获誉为亚洲四小龙和纽伦港之一[注 6]。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表明香港不实行社会主义,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除国防和外交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实行高度自治,并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3]。然而,近年部分香港人对香港政府及北京政府的信任度每况愈下[34],认为北京政府的高压权威损害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及“一国两制”制度[35],更于2019年6月触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尔后演变成以“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为口号的一连串社会运动。
历史
主条目:香港历史
英治时代前期的香港旗(1910年-1941年、1945年-1959年)由英国蓝旗和阿群带路图所组成
英治时代后期的香港旗(1959年—1997年)由英国蓝旗和香港盾徽所组成
英治时代的香港盾徽
香港开埠之前,在明朝末年已经有香港此名称,当时香港特指铁坑对面的小岛,即现今黄竹坑对面的鸭脷洲[36],而非今日的香港仔。鸭脷洲上有隋唐时代开始已为人信奉的洪圣爷庙(鸭脷洲洪圣庙),而香港仔只有清初开始多人信奉的天后庙,故鸭脷洲的开发历史应早于香港仔,而且现今黄竹坑、香港仔和田湾一带,在100年前还是海湾,平地稀少,人口应该不多。香港地名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个故事是英军最初登陆香港岛赤柱时,渔民陈群带领英军到港岛北群带路一带时告知英军“香港”此名[37]。
史前时期
于39,000至3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香港及其周边已有人类活动[38],主要遗址位于黄地峒一带。
公元前3000年起,长江中游文化、东南亚沿海文化、殷商青铜文化和古越文化先后传入香港。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都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和玦饰工场遗址。在前2000年至前1000年青铜器时代,香港一带初期受到东南沿海原始文化影响,后来商代青铜文化传入香港[39]。
秦至元时期
主条目: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派军攻占百越,置南海郡,纳香港入秦版图。由公元前203年开始,香港由南越国管辖,直至前111年西汉灭南越,香港由汉王朝管治。其后东汉、东吴、西晋及东晋初年,香港一直属番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起,属宝安县管辖[40]。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香港属于循州(今惠州市),并设有屯门军镇,当中两千名士兵驻守屯门,主要保护海上贸易。自唐朝起,由于香港沥源(今沙田)以及大奚山沙螺湾土壤都适合牙香树生长,种香及产香业也逐渐发展。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海禁迁界为止。根据考证,明朝时期由东莞南部及新安全境(包括香港)香树制品会经陆路运至尖沙头(今尖沙嘴),以小艇送到石排湾(今香港仔),再用艚船(俗称为“大眼鸡”)运至广州,最后运往苏杭销售[41]。“香港”此名称由来,有说法指源于香港盛产和出口香木,因以为名(运送香料的港口)[42]。
五代十国时期,香港由割据两广的南汉国管治[43]。由于大步(现称大埔)一带盛产珍珠,南汉刘氏遂于963年设立官办珠场,称为媚川都。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宋灭南汉,北宋政府于九龙湾一带设立官富场,并派盐官驻守。南宋末年,宋端宗和宋帝昺为躲避蒙古军队,逃至香港。传说两帝曾在土瓜湾一块大石上休息,后人便称该处为宋皇台。
明清时期
主条目:香港明朝历史和香港清朝初期历史
1514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立葡占屯门,明军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开战,史称屯门海战,最后全胜,但恩准葡人停泊澳门新马路一带。
清朝初年,香港属新安县管辖。清廷为防沿海居民接济南明遗臣郑成功,遂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下迁界令禁海,香港受严重影响。后来广东巡抚王来任、广东总督周有德请求复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许弛禁,原有宗族陆续迁回,外地宗族亦应广东省政府鼓励乘势迁入,当中包括福建、江西及广东惠州、梅州等客家籍农民,新界宗族分布新局面逐渐形成[注 7][44]。
香港开埠
主条目:香港割让、香港殖民地时期、香港开埠初期历史和香港20世纪初历史
1840年代画家笔下的香港岛
早在181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已勘探珠江口香港一带地形[45]。英国人于香港岛赤柱登陆后,获香港岛原居民陈群引路到香港岛北部,当英人行经香港村时从陈群以蜑家话回答中得知“香港”发音后,“Hong Kong”拼法遂成为全岛名称,沿用至今[46]。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清朝道光帝由主战转向主和,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1841年1月,琦善与查理·义律在清廷与英国不知情下草拟《穿鼻草约》[47][48],于1月20日由查理·义律发出《致女王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称和琦善之间“达成初步协议”[注 8],其中包含“割让香港岛和海港给英国”。由于清廷和英国政经界分别认为“有辱国体”及获利太少,故双方不承认《穿鼻草约》。直至1842年,英军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打败清军,翌年派砵甸乍签订《中英南京条约》[49],清国永久割让香港岛连同邻近鸭脷洲与英国。1860年,清军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中再次战败,签下《中英北京条约》[47],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昂船洲一带予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两地的新边界用铁丝网分隔,即今日界限街一带。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50]及其他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两百多个岛屿99年(不包括九龙寨城)。此一系列割让和租借的土地形成今日香港的边界[50]。
1910年的香港
日占时期
主条目:香港保卫战、香港沦陷、香港日占时期和香港重光
1945年9月,英国及中华民国共同举行升旗典礼暨庆祝游行宣告香港重光
1941年12月8日(亚洲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进攻香港,香港卷入太平洋战争,同盟国向日本宣战。香港保卫战开始,英军与华藉英兵,抵港支援的加拿大军队和不列颠印度军队,和日军激战连场。12月25日,由于驻港军队不足和战略失误,香港迅速沦陷。香港总督杨慕琦在驻港英联邦军队奋战十多日不果后宣布向日本投降,杨慕琦成为战俘。香港人称此日为黑色圣诞节(Black Christmas)。三年零八个月的香港日据时期开始[49]。但仍有中华民国国军守着日占时期的香港,直到1945年美国战机空袭日占时期的香港岛北部,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次大战后
主条目:香港1950年代和香港1960年代
1955年的香港街道景色,图为德辅道
二战后香港经济稳健发展,图为1955年的中环
1960年美军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于维多利亚港
2009年的中环
2014年的香港岛北岸及九龙
1945年,日本投降,8月30日,英国宣布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时值国共协商及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华民国政府无暇与英国政府交涉香港问题[4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双方就香港问题达成非正式协议:北京无意夺取香港主权,亦不干预中华民国公民和军人在港活动,籍此换取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亦成为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阵营在东亚的最前线。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中和欧美国家交恶,被贸易禁运,香港与澳门成为中国大陆转运物资(包括取得难以取得的物资和出口货物赚取外汇,外汇包括港币)、征集资金和收集情报的地点。香港亦从转口港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期间除右派发动的双十暴动外,政治基本平稳[47]。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内地,红卫兵多次意图越过粤港边境。后来爆发六七暴动[47],左派亲中共人士响应中国内地造反派号召,在香港多处策划暴动。当时,香港街头放满写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萝”(香港人形容土制炸弹的俚语),令香港陷入恐慌,期间有若干市民被炸弹炸死及被其他方法杀害,例如林彬被烧死。后来香港政府宣布戒严,驻港英军军队攻陷左派总部。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声明“长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针,禁止左派人士制造社会不稳[51][52],暴动逐渐平息,香港继续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角力之地。金庸曾对池田大作说:“中国对于香港的政策,可以说是‘现状不变,长期利用’八个字,再加上八字:‘民族大义,利于国家’。香港现状的维持对中国有利,对全国人民有利。只要能长期维持下去,可以加以充分利用。”[53]:31、“这其中香港所发生的作用之大、所作贡献之重要,是无可估量的。由于这些实际的考虑,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的香港政策是‘保持现状,充分利用’。香港只有保持现状,才对中国有用,既然有用,就长期而充分的利用之。这个政策一直不变。”[53]:36、“‘反英抗暴斗争’,组织左派群众,和香港的英国政府正面冲突,冲击港督府,与警察打斗,到处放置炸弹。英国出动正规军反击,双方都有死伤,还累及不少无辜市民,一时局面十分恶劣。幸得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制止这种违反中央政策、破坏香港稳定繁荣的行动,左派暴动才渐渐平息。其后这场动乱的组织者与发动者据说受到了党内的批评,有些人还受到处分惩罚,被下放到边远地区的农场和矿山中劳动改造。经过了这次教训后,‘不得破坏香港现状’的政策在中共高层领导中更加得到重视,这个政策的基本理由是:香港现状的维持对国家有利、对全国人民有利,也即是对全党有利,对香港广大中国同胞有利。”[53]:37
即使前任香港总督杨慕琦在推行属殖民地时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一部分的“杨慕琦计划”时,容许殖民地在战后拥有高自治权、自主权及独立,但在二战后及经历过1956年双十暴动以及1960年代末的六七暴动后,英国深知香港易攻难守(1941年的香港保卫战足以证明),难以在中共的威胁下防卫香港,在暴动、间谍和颠覆局势不稳定之下,香港民主化计划告吹[49]。
香港前途问题
主条目:香港1970年代和香港1980年代
香港政府于1970年代初调整政策方针,逐步吸纳华人进入决策机制,务求政通人和。1970年4月23日,港督戴麟趾在离任之前,也曾在《Governor to the Right Honourable Micheal Stewart, C.H., M.P., Secretary of the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向伦敦反映:“香港市民对那相当有利的经济气候,以其一贯高度进取和努力的方式来回应,而他们大多能够享受到应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避免地出现期望的提高,以及(尽管还未普遍的)日趋对那些基于不同原因未能享受成果的、较贫困的人士的关注。在政府方面,它正努力在社会服务的范畴推动一系列计划,以及在一般环境里落实具体的改善措施。……香港在社会、政治及经济方面,都显然是一个需要维系信心的社群。……坚持市民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侵犯。”[54]:156-1571971年2月17日,戴麟趾在《J. R. A. Bottomley to Sir L. Monson》称:“以香港的状况而论,一个重要的元素是民众能对香港政府有信心,认为它愿意并且有能力保护殖民地居民的利益。如果那种信心受到严重侵蚀,则不得不更多用警力或其他力量,否则无可能维持殖民地管治。”[54]:157港督麦理浩一方面准备面对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另一方面,殖民政府亦需要规划提供社会服务;因此殖民政府需要加强工作,争取市民信心,有助于累积民众支持,为日后面对中国时,增加谈判本钱[54]:151。麦理浩是从戴麟趾手里接过已经启动之社会政策与服务,在整体施政中之功能略作调整,把建立市民信心之工作扣连到更宏观之外交政治问题之上[54]:158。1971年10月18日,麦理浩《Guidelines for Governor Designate of Hong Kong》:“一直以来香港政府相信,前瞻的规划所带来的保安风险远超于它的好处。我个人的意见是现在衡量过正反考虑之后,应高度机密地进行一次彻底的对将来的审视。虽然我相信关键时刻不会在七十年代后期之前就开始,但规划的过程现在就要启动。”[54]:150-1511973年1月1日,麦理浩在《Governor to the Rt. Hon. Sir Alec Douglas-Home, K.T., M.P.》称:“它〔即香港〕的四百万居民及他们的政府依然一方面依赖出口工业的增长来解决生计和带来收入,而另一方面则它的存在要视乎中国政府的政策。……虽然我本人所采取的观点较其他人有更多忧虑,时常牵挂如何令市民的信心不会受到动摇,更经常在想如何可以争取时间及提高凝聚力,以应付有可能因有意制造或不幸地出现的压力,但我认为这不是目前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看法。一般人更关心他们自己及子女的生活状况,及未来改善生活的前景。这令香港政府的社会政策及其他改善生活条件的措施对殖民地的未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再者,我发觉在最近十年里,市民对在港的生活环境已变得没有像以往般持着宿命的态度,而是对政府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政府的表现未如预期,则这一份自觉与要求会对政府带来潜在的危险。但这亦给予政府一个机会,看看它是否准备好面对诉求,和令市民相信它正准备这样做。若能满足那正在形成的要求,则有可能在市民中形成一种市民的自豪感。那是于十年或二十年前在一群宿命的、冷感的及挣扎求存的难民之中无法做得到的。……跟其他政府相似,本政府必须得到市民的赞同而施政,而同时它是没有得到一个选举制度的协助而进行管治的。假如我们要维持市民这种认同与支持,则不单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还要令他们觉得诉求之所以得到满足,及政府也真心的以此为目标。这种需要并非只因为我们希望行政措施能有实际的成果,而是我们也需要争取市民的一种有力的信任。……这只可能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而达至的,而这对传统上只会跟从政府指示……尽量避免受到公众事务所滋扰的市民而言,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我想从现在开始,政府政策必须令精英及大众都感觉得到,正如他们在1967年所感受到的,香港是他们身心所归属的实体,也是一处他们希望在那里生活的地方。”[54]:158-1611973年1月4日,麦理浩在《Murray MacLehose to A.C. Stuart》称:“但我觉得目前它〔指港英政府〕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便是将内务管理得妥妥当当;这就是说,尽量发展得繁荣、团结、〔民众〕满足,以至不会成为批评的话柄。”[54]:1521974年5月27日,麦理浩在《Hong Kong Objectives》称:“大致上本殖民地之未来,将取决于一代接一代的中国领导人,视乎不同因素的比重和他们如何计算利益上的取舍。因此我们应该小心留意这平衡〔即中方从目前的现状中取得的好处大于政治上的损失〕状态。”[54]:1531975年1月12日,麦理浩在《Meeting on Possible Constitutional Changes: Government House Hong Kong》称:“香港并无空间容纳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次一层政府。香港地方太小,不宜分散。市政局选民资格可以扩阔,而非其功能。如果扩阔它的选民基础而导致有要求扩充其权力,这是要反对的。乡委会及互委会代表着一百万市民,它们其实较只有约十万选民的市政局,更能真确表达民意。”[54]:1801976年2月13日,麦理浩在《Despatch o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称:“香港政府在这个问题(香港前途问题)上的角色是相当清楚的。一方面,它绝不可做出影响中国的经济及削弱其国家安全的事情。我们必须跟中国驻港的官员发展出实在的工作关系,及接受中国利用香港及在此进行活动的事实——殖民政府这样做的同时,必须维持它作为该地方的主人。另一方面,它一定要继续提出措施以改善生活水平及提高满意度,同时亦令殖民地的经济继续发展。”[54]:1751976年3月6日,麦理浩在《Hong Kong-Domestic Policies up to '80s》称:“这个制度能吸引一批能干的、开放的、把握资讯的和对公众意见有敏感度的男女,他们准备好付出不少时间去处理公共事务。他们之所以被委任,是因为被视为个人真诚投入、准备为市民(不是某一阶级或群体,而是整体的公共利益)发言的‘代表’。在考虑改变时,必须小心,以免将一种受本地人接受、行之有效的安排,由一种无法做到这些效果的所替代。”[54]:176
1973年香港受石油危机影响,经济大衰退,但自1974年开始高速增长达20多年。1970年代中香港地铁开始动工,廉政公署成立,香港政府推行九年免费教育,进一步扩展香港公共房屋计划,如十年建屋计划及居者有其屋计划[49],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奇迹”奠定基础。
1970年代初期,基于新界将于1997年租约期满,香港政府与英国政府多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求延续新界租约。1980年代初,英国提出分拆香港主权和治权,主权归中国,管治权归英国,以求香港稳定发展。惟两项提议均被中国政府拒绝[49]。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北京提出上述建议,以便延续香港管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强烈反对,表示绝不让步,他指香港人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49]。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称:“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55]:121983年,被指放弃香港的驻华大使柯利达爵士代表英方继续谈判[56]。中国对香港主权立场强硬,期间香港地产、股票和港币汇率急挫。1983年9月,港元陷入危机,港币兑美元由1982年约6港元跌至9.6港币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注 9],汇率定为7.8港币兑1美元。此后联系汇率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1984年2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称:“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是自由港。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55]:4912月19日,中英双方分别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代表,在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兼中顾委主任邓小平、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和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等人见证下,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49],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规定,英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需将永久割让予英国的九龙与香港岛和租约到期的新界一并交予中国,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在上述协定中,北京会依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策,确保香港继续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保留不抵触基本法的法律,50年内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并保证香港除外交及防务外于其他事务享有高度自治权。
过渡期
主条目:香港1990年代
1989年,受六四事件影响,香港人对主权移交和中央政府愈发失去信心,人心惶惶,香港资产价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现,香港政府遂推出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以求市民稳定。1990年4月4日,中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签署主席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9]。
1992年,曾经出任英国保守党主席的彭定康到香港接替卫奕信,成为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总督主张香港在主权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革立法局、市政局、区议会三级选举制度,放弃委任香港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和区议会议员。当时香港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有自主财政实权及土地使用权[57][58][59]。彭定康政改方案下所选出的立法局若能延续到1997年后,会令1997年后中国政府难以全面操控香港政治。1994年,北京政府以该政改方案“三违反”等为理由[49],宣布立法局全体议员不可以直接过渡到特别行政区时期的立法会,并即时成立当时对于香港政府属于非法的临时立法会,临时立法会当时在深圳开会,以避免香港政府取缔和监视。1996年,李丽珊凭滑浪风帆夺得香港首面奥运金牌[49]。
特别行政区时期
主条目:香港1990年代、香港回归、香港2000年代、香港2010年代和2020年代香港
1997年7月1日,在英女王代表查尔斯王储、首相布莱尔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等见证下,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英国国旗和香港旗伴随《天佑女王》缓缓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区旗在奏起《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升起,英国移交香港主权予中国,结束对香港长达156年的管治,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同时成立。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同日零时从深圳进驻香港,接替驻港英军,履行防务职责。董建华就任香港首任行政长官。
主权移交后不久,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在时任财政司曾荫权和时任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带领下,利用港府储备入市抵抗大鳄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成功挽救香港股市。[60]
2003年春季,非典型肺炎爆发。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SARS,共有299人死亡,为死亡率最高的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8亿港元[61],失业率上升至8.7%的历史新高。同年年中,香港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国家安全立法时,在极强反对声音中依然因功能界别选举制度而接近通过,成为香港市民不满政府的导火线。虽然北京政府尝试提供与香港互利的政策,例如签订《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兴建港珠澳大桥以巩固香港亚洲贸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但是仍然无法阻止同年香港特区成立六周年[62]当日逾50万人参与七一游行(占香港人口1/14);最后自由党根据民意转軚反对,政府最终搁置草案。疫症及游行过后,为刺激市道,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委托时任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与中国内地商讨自由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推出港澳个人游。而香港政府的施政再度以经济和民生为主,籍此安抚香港市民。香港政府亦制订人口政策吸引专才移民和投资移民,以提升人口质素。
2004年7至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的通货膨胀,走出持续68个月的通缩时期。同年4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否决于2007年普选行政长官并否决于2008年普选立法会,并解释,到2017年及以后先后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63]。2005年3月12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因为“健康问题”辞职。补选中唯一候选人、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自动当选并于同年6月21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出任行政长官。同年,香港政府推出《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泛民主派批评“原地踏步”,议案最终因为票数不逾2/3而不获通过,故2007年行政长官选举及2008年立法会选举方法维持不变。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运动员高礼泽及李静在男子双打乒乓球项目中夺得银牌,为香港取得历来第二面奥运会奖牌。
2006年及2007年,因为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香港政府宣布临时拆卸旧中环天星码头和皇后码头,保育组织发起保留旧中环天星码头事件及保留皇后码头事件,包括举行论坛、静坐和绝食,事件后来演变成警民冲突。两次事件也提升香港市民对保育文物、公共空间及城市规划的意识。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64],决定香港可以于2017年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并于2020年普选立法会。
香港经济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稳定,因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而急转直下,结束香港自2003年7月开始的5年经济复苏,股市、楼市暴挫,裁员及倒闭潮此起彼落。也就在同时,香港承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而香港政府又在此时出现多番施政争议,例如外国副局长风波[65]及处理滞留泰国的香港人事件等等[66],令到民怨日深,行政长官曾荫权民望大幅下滑[67]。
2009年4月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逼亚洲,香港政府严阵以待。香港于5月1日确诊首宗病例,史无前例封锁该名墨西哥患者入住的湾仔维景酒店。同年12月,香港举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为香港首次举办大型综合运动会。2009年末至2010年初,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拨款在立法会审议,期间引起争议和一连串社会运动,包括反高铁运动、撑高铁运动及五区苦行,最终更爆发警民冲突。
2010年,香港政府再次就政制改革咨询香港市民,期间5名地区直选立法会议员发起五区总辞,以辞职后举行的补选“公投”。政府发表《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建议方案》,最终由民主党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建制派和民主党的支持下,在立法会以2/3票数通过,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增加至1,200名,而2012年立法会地区直选及功能组别(即超级区议员)则各加5席。2011年,为阻止再次五区总辞“变相公投”,香港政府提出递补机制,然而缺乏咨询,为当年七一游行评击重点,其后香港政府宣布押后立法并展开咨询。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架载有20名香港游客的旅游公交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一名当地前任警务高级督察挟持,最终酿成8死7伤的惨剧,香港政府称事件为马尼拉人质事件。事件造成菲律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香港关系一度紧张。香港政府在事件的开端时就随即成立紧急应变小组尝试解决事件,于事发当日下午,联络菲律宾总统、派出专机与医疗支援队前往事发现场善后,并且于事后派遣政务司司长亲身接机及慰问幸存者、安排香港警察乐队举行丧礼、安排专家应变与调查、每日隔时段公布消息。此外,8月24日至26日连续3日香港区旗下半旗致哀。香港政府反应迅速,处理手法妥当,香港市民对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评分及满意度和信任度一度上升。经过3年多,菲方于2014年4月对港方作正式声明和赔偿,说菲方对人质事件“致以最悲痛的歉意”[68]。
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发生种票风波,例如美孚新邨出现“1屋7姓13票”[69]等,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翌年2012年,三名候选人梁振英、何俊仁和唐英年参选行政长官选举,最终梁振英以689票胜出当选[70]。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车女子凯林赛,香港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夺得铜牌。
2012年9月8日,政府计划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政府资助出版的课程参考书《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形容中国共产党为“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等称颂内容,以及《课程指引》中载有“国情范畴学习,重视‘情怀’、注重‘情感’、本于‘真情’”,令社会大众质疑课程洗脑”,引起一连串大规模反对设立国民教育科的社会运动,香港市民透过例如设置街站、联署、游行、集会及绝食等方式,要求港府撤回该科目。同年10月9日,行政长官梁振英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但拒绝撤回科目[71]。
2013年的免费电视牌照争议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和批评,王维基的香港电视网络不获发牌激起市民反弹,有评论指一连串事件令政府公信度急跌,引发管治危机[72][73]。翌年2014年6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逾23,000字的一国两制白皮书,当中提到特区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政府授权[74]。市民对白皮书普遍态度负面,认为中共借此恫吓港人及担心一国两制名存实亡[75]。
2014年9月26日,大批香港市民走上街头抗议,反对八三一政改方案,并争取自由提名的行政长官选举制度。警方于9月27日出动防暴警察驱散示威者,9月28日使用催泪弹等驱逐示威者,触发雨伞革命。示威者占领港岛九龙的主要干道。占领行动历时79日至同年12月15日结束。而八三一政改方案随后亦在立法会被大比数否决。
2017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称,“《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对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管理也不具备任何约束力。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没有主权,没有治权,也没有监督权”。[76]英国外交部其后回应称,在联合国注册的《中英联合声明》仍然有法律约束力,作为共同签署国,英国致力密切监督《中英联合声明》实施情况。[77]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通车[78][79],高铁香港段通车后,连接广深港高铁内地段,以至全国超过25,000公里的国家高速铁路网络,成为香港继城际直通车(九广铁路)后,第二条跨境铁路。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和广东珠海的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80],现为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以及世界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2019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81]”
2019年4月,香港爆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2019年6月9日,大批香港市民走上街头抗议,反对由中共中央纪委倡议[82][83]的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该草案允许香港政府移交逃犯给予中国大陆、澳门及台湾审理。6月12日爆发激烈的警民冲突,进而触发2019年6月16日游行以及2019年香港七一冲突中的占领立法会事件。7月和8月间香港爆发多次大型的警民冲突、占领行动及暴力事件,并演变成以“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为口号的一系列政治抗争运动。9月4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条例》及提出其他三项措施。10月5日香港政府在主权移交后首次引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推出禁蒙面法。10月23日立法会正式宣读撤回《逃犯修订条例》,惟示威活动仍持续。运动示威导致了香港自1956年双十暴动以来最剧烈的社会动荡。
2020年5月21日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中,包括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84]。5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公布草案文本及订立背景,认为自2003年《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受挫以来,已很难就第二十三条在香港立法[85]。5月28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港区国安法”,获2,878票赞成、1票反对、6票弃权[86]。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中国推行《港区国家安全法》有损香港自治,一国两制变成一国一制,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下令取消香港特别待遇程序并制裁中港官员[87]。港府30日发新闻稿回应,表示特朗普的说法“完全错误,亦无视事实”,强调港区国安法不改变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和司法独立,制定相关法律的原则亦包括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88]。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反驳指,国家安全一直是中央事权,又认为对方有机会违反国际法[89]。
2020年6月4日,香港立法会以41票赞成、1票反对,三读通过《国歌条例草案》,《国歌条例》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并实施[90]。6月3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常委会162人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习近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91]。同日以全国性法律形式纳纳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布实施[92];约晚上11时香港政府刊宪发布内容,“港区国安法”即时生效,一共有66条例[93]。
地理
主条目:香港地理和香港地理极点
地貌
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可见的扭曲六角柱状凝灰岩
香港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05.6平方公里(香港岛80.7平方公里、九龙46.9平方公里、新界及离岛978平方公里,2014年年底数字)[4]:9,水域面积1,650.64平方公里。香港土地可概括为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大部分及263个岛屿[94],众岛屿中以大屿山面积最大。
香港为受到海水淹没的多山地体,亦属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形,山多平地少,地貌丰富[95]。山脉走向为东北至西南[96],最高点为新界海拔957米的大帽山。现时香港有少于25%土地为已开发土地,约40%土地为郊野公园及生态保育区。大面积天然平地集中在新界北部,如元朗平原及粉岭等,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其余主要城市发展区多数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岸,该平地是近百年来填海的成果。原来狭窄的土地经过多番填海而向外扩张,香港自1887年以来填海所得土地逾68平方公里。
九龙及香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则因为港阔水深和四面抱拥,有利船只航行,跻身世界三大天然良港[97]。香港最初就是从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平地开始发展,至今该区仍然是香港都市的命脉所在。
占地50平方公里的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地质公园,包括西贡火山岩和新界东北沉积岩两个园区,展现香港独特的地貌[98][99]。
香港位于中国内地南岸和珠江河口附近。深圳河是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边界线。虽说是“一河之隔”,但深圳河的源头和沙头角河的源头几乎在同一点,两地之间没有陆地相连,在地理学上可以称新界为岛屿。不过随着1960年代沙头角河河口因填海工程填塞而兴建中英街后,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陆地相连,故此都可以说新界和中国内地相连。
生态
主条目:香港生态和香港首先发现物种列表
香港湿地公园的观鸟屋
香港有75%土地为郊区,自然生态盎然。至2006年6月,香港有逾3,100个维管植物品种或变种,境内繁殖的陆栖哺乳动物超过50种,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分别都过百种。当中不乏香港特有种,例如香港细辛、香港巴豆及卢文氏树蛙等。另外,香港位于亚洲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中途站,新界西北部的米埔沼泽区有最多候鸟栖息,所属的后海湾湿地自1995年根据《拉姆萨尔公约》获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濒危品种包括黑脸琵鹭、白腹军舰鸟和勺嘴鹬等亦会在香港过境。香港政府划部分郊区为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以保护陆地自然生态环境;亦设有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以保护海洋自然生态[100]。
气候
主条目:香港气候
香港位处北半球亚热带、北回归线的南部,背靠欧亚大陆及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偏温暖。每年年底,西伯利亚聚积的高气压将干燥而寒冷的空气吹向低气压的太平洋,成为香港冬季时间的季候风,使得纬度低的香港也感受到低温。年中时间,太平洋形成高气压,此股夏季季候风则会吹向欧亚大陆,为香港带来多雨潮湿的夏季[101]。每年约3月至5月为春季,气候温和潮湿,多云有雾,能见度低。6月至8月为夏季,气温炎热,潮湿,常有暴雨,降雨量高。9月至11月为秋季,大致温暖凉爽,阳光充沛。夏秋两季亦是台风季节,有时会引发水浸及山泥倾泻;经常受到热带气旋吹袭[注 10]。12月至翌年2月则是冬季,清凉干燥,高地偶有霜降[102],降雪机会极微。
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且密布,香港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新界部分地区例如打鼓岭、石岗及北潭涌等地接近内陆,早晚温差亦普遍大过市区,一般平均日温差约8度。
中国内地工厂产生的污染物经东北风吹至香港,以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高楼大厦林立的市区也令到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和微尘难以吹散,屏风楼阻碍空气流通,霾密布及低能见度等现象越来越常见[103]。由其在冬季,霾多在弱北风刚到达香港或者当影响香港的东北季候风缓和时出现。另外,当有热带气旋于台湾附近,香港就会受到其外围环流影响而转吹西北风及出现下沉气流,空气污染亦会变得严重[104]。
行政分区
主条目:香港行政区划
更多信息:深圳湾口岸
香港行政区划
香港下设为18个行政区划,其中港岛占4区,九龙占5区,新界占9区。分区主要为方便香港政府协调及管理地区层面的服务及设施,并鼓励香港市民参与地区事务。政府派驻各地区的民政事务专员直接监督地方行政运作、统筹及落实地区计划,并同时负责联络、协调及调停。各地区均设有区议会,主要属咨询功能。区议会虽为香港议会制度一部分,却没有权力立法和审批公共财政[注 11]或税收[106]。在1998年废除市政局前,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拥有权力规划地区公共财政。
除了18个行政区外,2007年起香港向深圳市租借深圳湾口岸之港方口岸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深圳湾口岸启用之日起,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管辖该口岸所设港方口岸区[107],在深圳实行香港法律,属于香港范围。2018年9月成立的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在香港境内实行中国内地法律。
另外,2017年1月3日,香港及深圳两地官员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正式确认河套区为香港属地,在该地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占地87公顷,是整个香港科学园的四倍。[108]
尽管河套区已经纳入香港范围内,但中国及世界各国的电子地图服务普遍未对此修正,仍视河套区为深圳的属地;而且其归属于的行政区划则未有决定[109]。
交通
主条目:香港交通
香港渡轮
香港交通发达,相当方便,公共运输主要由铁路、公交车、小型公交车、出租车及渡轮等组成,亦有电车及轻铁等。2013年,公共交通日均载客约为1235万人次[4]:39。其中铁路最为繁忙,每日载客约442万人次[110];其次是专营公交车,每日载客约376万人次[110]。香港领先全球,率先于公共运输广泛使用名为八达通的电子车票兼货币智能卡系统,总流通量逾2,400万张[111]。2007年年底,地铁和九广铁路合并为港铁[112],至今共有93座铁路车站(连轻铁则共161个站)。
香港人口密集,需要高载客量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大多是双层公交车;而行驶在香港岛北岸的电车更是全球唯一仅使用双层电车的车队。至于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则为世界上最长有盖自动行人电梯系统。大屿山的昂坪360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索道系统。
香港道路使用率位居世界前列[113],道路总长度有2099公里[4]:39,主要由街道、桥梁及隧道等组成10条主要干线连接香港各地。香港最长的桥梁为青马大桥(主跨距长1,377米)和斜拉式设计的汀九桥(两主跨距总长923米)。而香港道路通行方向沿袭英国靠左行驶,与澳门相同,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相反。香港60多万架注册车辆当中,有68%是私家车,而每公里道路有约311架车辆行走[114]。截至2014年年底,香港领牌车辆共70万辆[4]:39。和其他国际大城市一样,香港同样面对交通挤塞、旧区道路设计过时和汽车流量过大等问题。
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
在对外航空交通方面,位于赤鱲角的新香港国际机场载客运输数量位居全球机场前列,是来往欧美、亚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转机点。因为政治上较为中立,香港曾经长时间为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转运站。2013年,有372,000架次飞机进出香港[4]:38[115]。香港国际机场全年24小时运作,于2010年处理5,390万人次旅客及410万吨货物[116][117];于2001年起至今一直跻身世界三甲最佳机场,当中8度获评级为全球最佳机场。旅客可以透过机场快线及公路抵逹香港市区,24分钟以内就可以抵达中环中心商业区。现时机场已经逐步扩建,包括中场发展计划及三跑道系统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及进一步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区内旅客转运中心,继续巩固亚洲转运机场的地位。
陆路交通方面,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造工程于2010年1月动工[118],并于2018年9月23日通车。高铁香港段全长约26公里,总站位于西九龙总站,经过隧道直接抵达香港及深圳边境,连接16,000公里长的中国大陆高速铁路网络。高铁香港段落成后,由广州至香港的行车时间有4%机会减半至约48分钟。此外,连接香港东涌至澳门和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桥亦已于2018年10月24日开幕,开幕后从香港机场驾驶至澳门及珠海车程从4至5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
出入境方面,香港通过深圳湾管制站,落马洲支线管制站,落马洲管制站,罗湖管制站,文锦渡管制站,沙头角管制站等陆路口岸与深圳市相连。
建筑
主条目:香港建筑、香港土地利用和香港摩天大楼
香港城市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大量香港摩天大楼分布于维多利亚港两岸,高度逾90米的建筑逾3,069座[119],形成全球密度最高最宽的天际线。从太平山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两岸或者从尖沙咀往香港岛方向眺望,以其城市景观及海景优美之特色,成为香港吸引游客之处,享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誉。香港的摩天大楼不限于商业大厦,不少住宅同样矗立天际。全球最高100栋住宅大楼中,逾半位于香港[120]。
过去,摩天大楼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岸。九龙启德机场于1998年7月关闭后,九龙区的楼宇高度限制获大幅放宽,九龙半岛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落成。于2010年落成、位于西九龙的环球贸易广场,高度为484米,成为香港最高、全球第9高建筑物。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加上八万五建屋计划,即使是远离香港市区的新界,楼高40层以上的住宅大楼并不罕见,当中不少是公共房屋。另外,近年发展商主力发展新界,例如将军澳、沙田和元朗等地,新界像市区般高楼建筑林立,大多楼高40层以上,其中将军澳最为明显,当中包括日出戛纳及峻滢等,摩天住宅由市区伸延至新界。
虽然建筑物高耸予人繁荣景象,但过于集中亦容易造成屏风楼及热岛效应。2000年,香港政府展开咨询[121],在2008年在各分区规划大纲图中制定建筑物在所属分区之高度限制。
香港不少著名建筑,当中包括有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其外型为棱柱状,就像“节节高升”的竹笋一样,为极为瞩目的香港地标。除此之外,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于1985年重建完成之时,为当时全球最昂贵建筑物;香港国际机场建筑设计也是出自其手笔[122]。
排名 摩天大厦 楼高(米)
1 环球贸易广场 484
2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415.8
3 中环广场 374
4 中银大厦 367.4
5 中环中心 346
6 如心广场高座 318.8
7 港岛东中心 308
8 长江集团中心 282.9
9 天玺 269
10 河内道18号 261
位于中环的中银大厦(图中最高者)
环球贸易广场
如心广场
天玺
港岛东中心
香港桥梁建筑技术位居世界前列,连接青衣岛及马湾的青马大桥,是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悬索吊桥,而邻近的汲水门大桥和汀九桥则分别为最长的行车及铁路斜拉桥和最长的三塔式斜拉桥。另外还有跨越蓝巴勒海峡,连接昂船洲与青衣岛东南角9号货柜码头的昂船洲大桥,桥塔是全球首次采用以不锈钢及混凝土的混合式结构。对香港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的建筑地标。
公共屋邨水泉澳邨
公共屋邨德朗邨
自195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积极规划诸多建筑项目,包括兴建大量公共房屋及其他配套设施。同时,香港政府开始在新界各区发展卫星城市,2007年为止,共建立9座新市镇,容纳约320万人口[123]。新市镇可以应付香港人口增长,分散香港市区挤迫的人口,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也积极填海,以使市区有更多可以使用的土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保育人士反对而大幅度减少填海幅度。而未来香港土地利用的焦点包括西九龙填海地及前启德机场土地:前者将会发展为西九文化区;后者则将会发展成为集休闲、旅游、体育于一身的中低密度商住区。
政治
主条目:香港政治、香港政府和香港选举制度
20世纪50年代开始,杨慕琦等多位港督曾多次试图推行民主政治,但均遭中共强烈反对[124]。当前香港政治大致上沿袭至自英国殖民地时期的系统,行政、立法、司法及执法均互不隶属。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政治制度保持独特,与中国内地不同。宪制文件《香港基本法》确保邓小平所构想的“一国两制”构思得到落实,法治和司法独立不会受到干预[125]。另外,根据“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则,除外交由北京政府负责和防务由驻港解放军负责外,香港继续管理其他所有本地事务。香港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参与国际事务,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等[126]。
香港政府、英国政府和北京政府都多次声称1997年后“一国两制”得到落实[127],但是仍然有香港政治人物及舆论质疑“一国两制”的成效。例如,法轮功在香港的公开活动[12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普选的态度[129]、香港政治人物公开发表对中国内地制度的意见[130]、2007年行政长官候选人梁家杰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实行香港政府高级官员任命权力等[131],均引起部分人士质疑此乃挑战一国两制和“河水不犯井水”原则。
行政
主条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
政府总部
立法会综合大楼
终审法院大楼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简称特首),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132]。行政长官每届任期为5年(由选举年7月1日起),可连任1次。行政长官领导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主席,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由行政长官主持的行政会议为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133]。现时香港行政长官由分别来自三十八个界别分组,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的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并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任命。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为董建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委任的400人推选委员会在1996年12月的第一届行政长官选举获320票胜出,同月16日获国务院总理李鹏任命为第一任香港行政长官[134],于1997年7月1日宣誓就任。2002年2月,董建华获由800人所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逾700委员提名,参加第二届行政长官选举,没有对手而自动当选,3月7日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委任为第二任香港行政长官[135],任期为2002年7月起的5年;然而,他于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理由”辞职,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出任署理行政长官。
2005年6月,曾荫权在行政长官补选中自动当选,任期至2007年6月,即第二届所余下的任期。2007年,曾荫权争取连任,泛民主派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梁家杰取得足够提名,成为首名民主派候选人进入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曾荫权以649票成功连任。2012年,曾经出任行政会议召集人的梁振英在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中,以689票击败对手唐英年和何俊仁,当选行政长官。2017年,曾经出任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在第五届行政长官选举中,以777票击败对手曾俊华和胡国兴,当选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董建华于2002年7月1日实施主要官员问责制,除行政长官及行政会议外,香港政府由三层架构组成:第一层是司长,即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和律政司司长[注 12],均是行政长官的首席顾问,负责制订香港政府最主要的政策;第二层是决策局,负责制订、统筹及检讨特订范畴,如公共卫生、运输及治安等政策,和监督属下执行部门;2007年7月1日起,决策局重新组织,加入发展局及改组其他决策局,决策局总共增加至13个[133];第三层是部门,是政府政策的执行部门,大多以署或处为名。
立法
主条目:香港立法会
香港立法机构是立法会,每届任期4年,原有60个议席,于2012年起增至70席[133]。在第五届香港立法会中,70名议席中其中35席经5个地方选区以比例代表制直选产生,有5席以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以直选产生,其余30席经28个功能界别以团体或个人票的选举产生。并非全体立法会议席通过普选产生,所有选民均可在地区直选投票,传统功能界别议席则只有数十万名选民有投票权,区议会(第二)界别由未有传统功能界别投票权的选民选出。立法会议员个人提出的议案、法案和对政府法案的修正案,须分别经地方直选议员及功能界别议员各过半数通过[136]。
香港特区成立后[3],迄今共举行6次立法会选举,分别于1998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及2016年举行。现时第六届香港立法会中,建制派有42席,民主派有23席,城邦派有1席。以政党计,民建联为立法会最大党,其次为经民联及民主党。
司法及法律制度
主条目:香港法律制度和香港司法机构
终审法院大楼上蒙上双眼的泰美斯女神像,获视为香港法治的象征
香港司法机构负责就一切检控案件及民事诉讼作出聆讯,包括个人与政府之间的民事诉讼[133]。香港法律制度建于司法独立之上,司法机构人员执行职责时,完全不受到政府行政和立法机关影响[137]。
香港特区成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生效。根据一国两制原则,《基本法》第8条确立香港继续以普通法为依归,并且由多条《香港法例》补充,有别于中国内地的大陆法[138]。第19条订明香港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基本法》第4章第4节则列明其他司法机关的安排,如第82条及第92条订明可以按需要从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聘用司法人员,审判终审法院案件;第84条订明可以参考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司法判例。另外,第158条订明《基本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曾经4度解释基本法,其中两次由香港政府请求:包括香港人在中国内地所生子女的居港权问题(1999年)以及行政长官呈辞后继任人任期问题(2005年),1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行释法:解释《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2004年),及1次由终审法院提出:对刚果民主共和国适用的外交豁免权(2011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司法机构由各级法院、特别法庭和审裁处组成。香港特区成立后,司法终审权的所属由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改为香港自己设立的终审法院,法官由行政长官经独立委员会推荐后任命。高等法院分为原讼法庭及上诉庭。区域法院设有家事法庭。其他审裁机关包括各个裁判法院、少年法庭、死因裁判法庭、土地审裁处、劳资审裁处、小额钱债审裁处及审裁非电影类作品级别及性质的淫亵物品审裁处[139]。
一如英国制度,香港律师分为讼务律师(大律师)及事务律师(律师)。2012年5月,香港共有1,108名讼务律师,当中90名为资深讼务律师和6,260名持牌及1,089名非持牌事务律师,分别由香港大律师公会和香港律师会授予证书及管理纪律[140]。事务律师在裁判法院和区域法院有出庭权[141],终审法院及高等法院则限于讼务律师。香港法院亦保留英国法庭礼仪,包括法官及律师穿长袍及戴假发等[142]。
律政司会负责检控刑事罪行,在控告政府的诉讼案件中,代表政府出庭。律政司负责维护公众利益,也可以申请司法复核或者是介入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案件[143]。
法定货币
主条目:港元
港元,原称“港圆”,俗称“港币”或“港纸”,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货币,其货币及基金代码之表示法为HKD(Hong Kong Dollar),标志为HK$。港元纸币绝大部分由经过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权并监管下的三家发钞银行所发行。该三家发钞行分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香港)和中国银行(香港)。
对外事务
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
主条目:香港对外事务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的外交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处理部分对外事务,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名义单独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协议。香港参与的国际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亚洲开发银行、国际结算银行、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共18个,香港在当中是正式会员或创会会员(香港在英属时期已加入部分组织,如国际足联、亚太经合组织),亦有派出代表参与。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亦下设多个经济贸易办事处(海外)常驻不同国家,独立处理非政治的对外事务,藉以办理香港与当地之间的经贸关系,促进香港的经济和贸易利益,以及与工商界、政界人士和传播媒介保持密切联系[144]。
双边关系方面,自主权移交后,香港一如过往地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与国际伙伴维持密切联系,例如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访问西方及亚洲各国(包括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泰国、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并多由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亲自接见,亦代表香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议[145][146]。而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到访美国时,亦先后获两任美国总统单独会见,属外交上破格之做法[147]。外国贵宾来港访问活动亦愈趋频繁。国家元首方面,包括前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前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等人先后来港。外国政府高层官员亦常到访香港,包括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及前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都曾来港。
政制改革
主条目: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1990年代,当时三大政党民主党、自由党和民建联均支持0708双普选[148][149][150]。
2004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2007年及2008年不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及立法会普选,但承诺“最终将会实现普选”。
在2003年、2004年7月1日,分别有50万名香港市民游行“争取0708双普选”;在2004年立法会选举中,民主派取得6成选票,议席由22席升至25席,建制派则凭功能界别席位领有35席。2005年政改方案,政府推出《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但民主派议员提出的批评议案最终因票数不超过三分之二而不获通过。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普选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按照该《决定》,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选举,在不实行普选前提下,可以按循序渐进原则适当修改。《决定》又明确指出2017年行政长官可以由普选产生,在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后,立法会全部议员亦可以普选产生。《决定》最后决定香港可以于2017年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另外可以于2020年普选立法会[151]。
2012年政改方案[152],与2005年相比,议席同样增至70席,新增的功能组别由民选区议员互选产生,其后政府接受民主党方案,由民选区议员提名,全部选民投票选出,议案最终在获民主党支持下,获三分之二多数通过[153]。
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备受争议,导致2014年“占领中环”运动,以争取普选行政长官有“真正选择”。最后政改方案以8票支持、28票反对、33票不投票的情况下被立法会否决。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后,发生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导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释法,6名非建制派立法会议员分别于2016年11月15日及2017年7月14日被香港高等法院取消立法会议员资格,民主派亦失去自1998年临时立法会结束后在立法会分组点票的否决权。此后举行的2018年3月香港立法会补选,建制派及民主派分别取得2席。
社会运动
2005年争取香港普选大游行游行人士途经铜锣湾崇光百货外
原题为“令人窒息的香港”之2010年平反六四大游行黑白照
英国殖民地时期,香港已经出现具规模的社会运动,包括1920年代海员大罢工及省港大罢工、1956年双十暴动、1960年代中期九龙暴动及六七暴动等。1970年代,中文运动、保钓运动、“反贪污,捉葛柏”及金禧事件等亦引起社会运动。而香港历来最多人参与的社会运动,是于1989年5月20日,约100万香港市民在台风下在中环皇后像广场集会,声援八九民运中的学生[154][155][156]。
香港特区成立后[3],基于部分市民不满意香港政治选举制度和北京政府干涉[157][158]、香港经济衰退及政府连番施政失误等,民怨沸腾。至2003年7月1日,以反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为首,大批市民参与2003年香港七一游行[159],主办单位指人数达50万人。其后每年7月1日均有游行,主要为争取双普选。其中,于2005年12月4日举行的争取香港普选大游行,主办单位指25万人参与。2005年12月,第六次世贸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引来世界各国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和反全球化等人士齐集示威,韩国农民、示威者与警察在湾仔一带冲突。
香港人因为经常举行游行及示威而使香港被形容为“示威之都”,亦因此而获国际旅游指南《寂寞星球》评级为2012世界十大旅游城市[160]。于2011年,全年有逾7,000宗公众集会游行活动,每日平均有逾19宗[161][162]。至2012年,全年有7,529宗公众集会游行活动[163]。
2014年9月26日,有市民为争取真普选而发起一系列公民抗命行动,占据多条主要干道静坐及示威,并和警方冲突, 占领地点包括金钟、添马舰、中环、湾仔、铜锣湾、旺角及尖沙咀。示威者要求撤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确定之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及2016年立法会选举框架和候选人提名方案,并争取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可以获公民提名及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
由2019年3月15日起,有市民因反对香港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倡议[82][83],推动修改逃犯条例,而发起反修例运动并多次与警方发生多次激烈冲突。此次运动并无统一的领导和组织,示威者以游行集会、占领道路、围堵建筑物、“三罢”(罢工、罢课、罢市)行动、自杀行为等一系列作为,向政府抗议与施压,争取“五大诉求”,包括:撤回修例草案、收回暴动定性、释放并取消对被捕示威者的控罪、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追究警方滥用武力和权力、实行“真普选”。由于此次运动的参与人数众多,并在全港多个地区进行,加上政府久久未能平息民怨,被认是香港政府自回归以来最大的管治危机。
独立和自治运动
主条目:香港独立运动和香港自治运动
据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调查,有独立倾向的香港人约占25.0%,不认同独立的约占64.7%。另外,33%香港人认为若果中国继续由中国共产党统治则会增加香港独立倾向,而有39.1%香港人认为,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背景差异是倾向香港独立的理由[164]。
在历次港大身份认同调查中,2008年6月调查是香港市民认同“中国人”之高峰、认同“香港人”之低谷,51.9%受访者自称“广义中国人”[165]。在部分四川地震捐款未到灾民手上及三鹿奶粉污染事件后,认同“广义中国人”比例转趋下跌[166]。2011年起港中矛盾加剧,双非婴儿、D&G禁止香港人摄影风波及光复上水站等事件,激起部分香港市民在网上合资,于2012年2月1日在两份报章上刊登反对双非的全版广告,获认为是香港本土主义兴起,自治意识上升[167]。虽然香港独立运动与香港自治运动同属香港本土主义,但主张不同想法。
2018年7月17日,保安局建议引用《社团条例》第8条,禁止主张香港独立的香港民族党活动,并宣布其为非法社团[168][169]。英国外交部同日指英国不支持香港独立,但香港的高度自治、自由与权利应受尊重[170]。
香港奉行利伯维尔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重点在于政府施行自由放任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更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典范。纵使政府于2006年9月宣布香港首创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不再适用[171],政府经济政策理念仍然是让市场力量主导经济,避免操控或者指导市场发展。商法精简、政府廉洁而高效率、简单低税制、法制健全及具高透明度、产权观念牢固及货币稳定等因素,加上香港拥有高技能及高效率劳动力,令大部分经济学家均认为香港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佼佼者[20]。香港经济以全球最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于1995年起[172]、加拿大费舍尔尔学会(Fraser Institute)于1996年起[173]及智库卡都研究所等所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均评定香港为全球首位[174]。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都对香港经济贡献良多[20][175][176][177][178]。2014年11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分,香港位居第5名,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与新加坡。于2011年及2012年连续两年,香港于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稳定指数发展报告》中均是排名首位[179][180][181][182]。
经济发展
英国甫占领香港,即于1841年6月7日宣布香港为自由港[183],允许商船自由进出。香港凭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海港水深港阔,发展为转口贸易航运中心。直至1940年代,大量逃避中国内战的难民到港,当中不乏带来技能和资金的商人。二战后,中国内地因为朝鲜战争而于1950年代初面对联合国禁运,香港转口贸易大受打击。凭工业家的创意以及庞大而廉价的劳动人口,香港开始转型为轻工业型经济,工厂如雨后春笋冒起,加工出口制品包括纺织品、胶花、假发、钟表、电子零件等。及至1970年代末,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制造业开始北移,香港重新定位为亚洲区转口港,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功转型为国际金融中心。1960到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赢得“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美誉[184][185]。在1987年,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 (购买力平价)追过英国[186];在199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更高达中国大陆全境31省的四份之一[187]。香港在世界经济贸易排名从1966年的第23位,跃升至1990年代中期的第8位,转口贸易高居世界第1位[188]。从1948年至1993年间,对外贸易额增长570倍,同期世界贸易只增长61倍。1988年,香港贸易总额升至亚洲四小龙之首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94年对外贸易总额逾2万4千亿港元[188]。不过,邻近主权移交时,受到移民潮的影响,香港不少人才和资金外流,不少人对香港经济前景感到悲观,1995年《财富杂志》更发表题为《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的报道,担心中国接管后,一切都会“完了”(“It's over”)[189]。后来《时代杂志》于香港回归满10年之时做专题报导,称其姐妹杂志《财富》当年错误预言“香港之死”[190]。
青马大桥的夜景
自1997年主权移交后,香港经济发展可谓一波多折。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物业市场及股票市场泡沫爆破,市民消费意欲受到影响[191]。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8月有国际投机者狙击港元、期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政府于8月14日决定史无前例投放庞大资金入市干预,惹来极大争议。连同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区内需求减少,全年经济衰退,本地生产总值下降5.1%[192][193]。政府其后于1999年以盈富基金形式逐步沽售所购入股票[194]。1999年,美国的科网热吹至,香港股票市场再次陷入疯狂,香港经济略见起色。但随着美国科网热减退,香港的互联网泡沫亦随即破灭。2001年美国经济低迷拖累外围环境,加上九一一事件打击旅游业,当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急跌至0.1%[195]。2002年经历稍微复苏后,2003年3月中爆发SARS,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旅游警告,旅游业受重创,市民消费意欲受严重打击,政府动用118亿港元纾困。香港终于在6月23日从疫区名单剔除。其后,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北京政府提供香港互惠政策,如签订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7月28日首次推出个人游计划刺激旅游业发展。美元开始转弱,与其挂钩的港元在国际市场显得更具竞争力,惠及香港出口货品表现[196]。同年的施政报告,政府确立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援服务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并加以发展[197]。此后,经济增长渐趋强劲,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2万点,当日成交达542亿元[198],2007年10月26日更到达3万点的历史高位。2007年获认为是香港经济较好的一年,失业率下降,股票市场畅旺,楼市复苏,当时各界都预料香港在未来发展仍会受惠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但于2008年下半年却因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而急转直下,香港自2003年7月以来长达5年的经济复苏结束,股市、楼市暴挫,裁员、结业此起彼落。直至2009年年中,香港经济轻微复苏。
2012年,香港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两岸四地294座城市中,蝉联榜首[199][200]。主办单位指出,香港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港口,亦是主要黄金交易中心,竞争力在国际间不断上升[201]。同时香港也是连续两年获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评级为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一的经济体系[202][203][204][205]。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该年度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香港名列世界第8[206]。
2014年至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两岸四地城市的竞争力排行,香港连续四年排行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二名,仅次于深圳[207][208]。2019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209]》指出“大力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经济结构
葵青货柜码头
数码港
时至今日,香港已经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2017年的吞吐量计算,香港货柜港口为全球第五繁忙的货柜港口。2013年,港口货柜吞吐量达2,235.2万个20呎标准货柜单位[4]:38。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三繁忙机场,货运量更成为世界第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2006年多间大型中国公司纷纷到香港上市,同年港股集资总值超越纽约,世界排名升为第二,仅次伦敦。根据穆迪信用评级,香港政府债券获Aa1评级,前景展望正面,反映香港经济弹性极高,及政府财政储备丰厚。香港在多次金融冲击中表现出色,仍能维持较高人均收入、经济增长及财政灵活[210]。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数据,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52,984美元,全球排名第11、亚洲排名第6,超越西欧四个主要经济体系;按国际汇率则为40,020美元,全球排名第22、亚洲排名第7,次于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新加坡、日本及文莱[211]。综观各产业以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最高,2009年数字为92.7%,当中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27.2%,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26.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则占18.2%[4]:23。2017年,香港在中国所有城市中,GDP排在第三,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后、排在深圳和广州之前,超深圳610.75亿元人民币,但人均GDP仍排在第一位。[212]
香港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不限于本地,而是面向全球。服务输出总值占本地生产总值比率甚高,2008年服务输出总值达923亿美元,占本地生产总值42.9%,主要包括商贸服务及贸易相关服务(占2008年服务输出总值30.3%)、运输服务(30.8%)及旅游服务(16.4%)[213]。2009年服务输出总值达6,728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40.5%[4]:21。
面对科技迅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服务业主导的香港经济也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香港经济开始转型向集中提供高增值服务、知识为本的经济活动[213]。此外,中国内地经济进一步自由化,为香港多个服务行业带来更大商机,带动服务业快速增长。当中,香港与中国内地于2003年6月29日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促进跨境贸易,鼓励香港商业开拓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同时鼓励中国内地企业通过香港与世界经济接轨。相关协议容许香港货物输入中国内地可享有零关税优惠、香港服务业可享有优惠待遇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两地专业资格互认安排,以及便利跨境贸易投资等安排[214]。
人口
主条目:香港人口
香港夜景
香港九龙城街头
香港人口密度每年上升,根据2011年官方数据指出,香港人口密度全世界第3[注 13]。截至2014年年中,香港人口7,241,700人,男性3,345,100人,女性3,896,600人[4]:10[215]。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近十年兴建的住宅楼宇多在30至40层以上,部分更达70层,商业大厦可达约100层。而且,四人家庭普遍祇能居住或拥有面积在400至1000平方英尺(约37.2至74.3平方米,12.3至30.7坪)的空间[注 14][216]。正因如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同时,仍然保留大量未开发的郊野土地。如果只计算已开发土地,香港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接近3万人。
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广家庭计划,提倡每个家庭供养两名孩子,目的是想减少当时高企的生育率。可是,于2013年,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个国家及地区中是最低——每1,000人中只有7.6个新生婴孩[4]:10。另一方面,香港是2013年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男性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81.1岁,女性则为86.7岁[4]:44。201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7%[4]:10。随着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人口将会越趋老化,估计于203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27%[217]。
香港人口以华人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3%[2],当中有部分人士以暂居心态迁移到香港,即使于香港成立地区联谊会或商会仍然以“旅港”两字标示,香港共有逾55万人持外国护照。华人以外的种族,以印尼人及菲律宾人人数最多,其次为欧洲人及印度人。在香港定居菲籍人士与来自印尼及泰国一样,大部分是家庭佣工,也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定居香港的菲籍歌手和乐师,于酒廊或休闲场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于英治时期由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尔获英国征召及招聘到香港出任警员及军人(如踞喀兵)、银行护卫、建筑工人或在公立学校和津贴学校教授英语的南亚人。在香港定居的英国人大都在英治时期赴港工作和定居的大企业和政府部门高层、专业人士和在公立和津贴学校的英语教师。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大都是赴港工作和定居的日资大企业中高层。
香港自2000年开始女多男少,当时男女口比例是每10,000名女性比9,670名男性,有关差距于过去数年一直扩阔。2014年女性较男性多出551,500人,每10,000名女性只有8,584名男性;初婚年龄男性中位数为31岁,女性为29岁[4]:10。
人口普查时,主要分为四大区域,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九龙(Kowloon)、新界(New Territories)、水上(Marine)。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四大区域之人口分别为:香港岛1,270,876人、九龙2,108,419人、新界3,691,093人、水上1,188人,总人口7,071,576人。
社会
主条目:香港社会
香港核心价值包括爱心、关怀、互助、履行公民责任和维护传统价值。2010年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家庭关系、抗毒运动、教育改革、青少年发展、体育发展、长者服务、残疾人士及精神科病人康复服务、社会企业以及就业服务,以及舒缓贫富悬殊[218]。
香港贫富悬殊全亚洲最严重。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表年度报告[219],指香港是全亚洲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城市,也是全球贫富悬殊先进地区之首,其基尼系数高于0.4警戒线,高达0.53,远高于拉丁美洲城镇地区的平均基尼系数0.5。2015年3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最新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以美国纽约指数定于100为基准[220],香港首次飚升成为全球第9最昂贵城市[221]。调查指在美元强势下,香港租金及零售价格等与美元挂钩,生活成本随之上升[221]。新加坡指数129,排名第1;香港及首尔指数113[220]。
语文
主条目:香港语文
语言
更多信息:香港本土语言、香港粤语、香港英语、广式普通话和两文三语
香港通用粤语中的广州话(俗称“广东话”)。香港曾受英国管治,英文和中文同样享有法定语文地位,同时英文也是香港常用语言,广泛用于商业和教育中,不少东南亚外籍家佣也在雇用者家中使用英文。香港失聪人士沟通时,主要语言为香港手语。水上人是香港最早期的原居民,以及远古百越族的越人遗裔,和珠三角的汉人同化,早已在香港水域内、外生活、定居、捕鱼,英语的“Hong Kong”即译自蜑家话。水上人所操的蜑家话与广州话同属粤语之分支,基本相通。其他原居民主要为居住在沿海平原的属于广府民系的围头人,及居住在新界的客家民系,围头人和客家人分别操粤语莞宝片围头话和客家话粤台片惠阳音。
随着1997年香港特区成立,中国内地与香港交流日益频繁,加上每日有150个新移民配额,普通话开始于香港流行。为方便游客,香港大部分公共交通系统都会分别以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广播。香港学校亦增设普通话科目。香港政府亦鼓励两文三语[222]:即书写使用中文、英文,语言使用粤语、英文和普通话。
文字
更多信息:繁体中文、粤语白话文和英文
两铁合并前九广铁路尖东站内有多种语言欢迎字句,由上而下分别为法文、日文、西班牙文和韩文
港英时代,英文长期是香港唯一的法定语文;1971年,中文成为另一种法定语文。现时,根据《香港法例》[223]第5章《法定语文条例》,两种语文拥有平等地位。
1997年香港特区成立后,中文和英文仍是香港法定语文,香港政府实行“两文三语”语文教育政策,培育学生读写中文和英文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使用广东话、英文和普通话沟通的能力。香港日常使用的中文以繁体中文为主,大部分香港本地中文报章和杂志都以繁体字印制。随着香港与中国内地交流增加,香港人加深认识简体中文,简体字也更流通。过去,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不准考生在考试中,书写繁体字时混杂简体字,如要书写简体字,必须整篇以简体字作答,惟该限制现已获放宽。部分中国内地日常用字,亦逐渐传入香港使用。此外,香港传媒翻译外国事物为中文时,除使用香港惯常译名外(一般为体育、文艺界人士及部分英国政要),有时也使用中国内地译名。
粤语白话文是香港语文的重要部分,其写法跟粤语口语的句式、语法、词汇基本吻合。粤文在香港随处可见,但在正式文书和公函中,则会以所谓的“书面语”[注 15]撰写[224]。过去的电脑系统不支援部分粤语字,不过随着香港政府在1995年发布香港增补字符集,现时已能够在电脑中输入绝大部分粤语字。与此同时,Unicode亦支援粤语字。
治安
主条目:香港治安和保安局
香港治安由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策局的保安局负责,包括维持公共安全、出入境、海关、管理在囚人士、更生、提供消防和紧急医疗服务等。保安局的首要任务是保持香港安稳太平。辖下部门当中,以香港警务处为首负责保安。
根据政治及经济风险顾问公司在2008年11月发表的调查,在调查的亚太区(国家和城市)地区中,香港获评定为最安全稳定。比较各地数字得出,香港罪案率为亚洲最低,为全亚洲最安全(国家和城市),在全世界上亦为极为安全[225]。1991年,香港政府修订法例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罚站、罚跪、罚抄、打手心、罚跑、劳动服务等各类形式的体罚。
根据香港大学2012年对警队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调查,95%受访者在香港日间感到安全,76%受访者在香港夜间感到安全[226]。以美国为基地的世界正义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于同年发表的法治指数(Rule of Law Index)在全球66个国家或地区中列香港公共秩序和安全为首位[227]。
自2019年6月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起,香港爆发连串警民冲突及暴力示威,警民关系大幅下降。不少香港市民开始对香港政府和香港警察产生不信任态度,甚至演化出敌对关系。[228][229][230][231][232]
参见:香港纪律部队、香港警务处、香港辅助警察队、香港海关、入境事务处、惩教署、政府飞行服务队、香港消防处、救护总区、医疗辅助队和民众安全服务队
教育
香港大学校园
香港树仁大学于1971年成立,是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英华书院于1818年创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学校
主条目:香港教育和香港教育史
香港最早记载的学校是锦田力瀛书院,1075年由北宋进士邓符协所建[233]是类书院和书室属于私人学校,教授四书五经[234],然后在英国统治时期逐渐转变为乡村学校或者公立学校。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则为有二百年历史的英华书院,于1818年于马六甲创立,1843年迁至香港,校舍现时位于深水埗英华街。
英国接管香港后,在香港发展和英国相似的教育制度,设立多间官立小学和中学,以英文授课,并在1910年成立香港首间大学香港大学培训学术人才;香港发展至今共有11所法定大学,包括8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1间自资公立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及2间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恒生大学),另有2间法定学院和6间认可专上学院。
现时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学校可分为四种:津贴学校、官立学校、直资学校及私家学校。主流教育可分为四大部分:学前教育,3年幼儿园、6年小学、6年中学(包括3年初中和3年高中)及大专教育(包括学士、副学士、文凭和高级文凭等),并有国际文凭(中学课程,通常为国际学校所使用以方便国际学生在全球学习和升学,也方便香港人在全球升学)沿用至今。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3],推行一连串教育制度改革(简称教改)[235][236][237],包括母语教学、一条龙办学及升学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学和幼儿园学券等。前教育统筹局于2006年至2007年新学年的中一新生起改教育制度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整合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为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并于2009年开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评核”评核学生在公开考试的成绩。同时,前教育统筹局已于2007年至2008年起,为3至6岁幼儿园学生提供幼儿园学券津贴。上述改革主要为香港教育带来不同教学模式,为部分学生提供更佳学习环境[238]。
位于香港中环的圣约翰座堂,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教堂
位于香港大屿山的天坛大佛,为世界上第二大的户外青铜坐佛
宗教
主条目:香港宗教
宗教信仰自由是香港市民的基本公民权利,并受法例保障,宗教团体亦可以在香港办学,不少宗教团体营运的学校亦受到纳税人资助。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谐并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孔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等。许多宗教团体除弘扬教义外,也乐心公益,有兴办学校、提供卫生福利设施等。
民生
年份 香港历年基尼系数[239] (变化)
1991
0.476
1996
0.518(+0.052)
2001
0.525(+0.007)
2006
0.533(+0.008)
2011
0.537(+0.004)
2016
0.539(+0.002)
主条目:香港社会和M型社会
联合国人居署《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报告,以基尼系数评定城市财富分配平均程度——即“平等程度”的标准。此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愈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愈均匀;反之亦然。通常以0.4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其中亚洲中基尼系数最高的城市为香港,高达0.53[240]。
社联2009年研究指,若以全港收入中位数一半为贫穷线,则香港整体贫穷率高达18.1%。贫穷情况在65岁或以上老人中尤其严重,达33.9%[241]。香港社会阶层难以流动,持专上非学位[注 16]及学位学历的雇员,所得月收入中位数已分别由1999年的1.6万元及2.3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1.3万元与2.22万元,即10年内间物价上升,市民实际收入下降。该10年中,在金融机构工作的经理和专业人士收入上升,但同样职位在其他行业例如运输、仓务、零售和贸易则多数收入倒退。较低薪技术、文职、服务业和非生产性工人,普遍薪金停滞和下降[241]。
健康
更多信息:香港卫生署、香港公营医疗、医院管理局、香港医院列表和香港环境保护
香港公立医院联网分布图
新界西联网
新界东联网
九龙西联网
九龙中联网
九龙东联网
港岛西联网
港岛东联网
香港医疗系统优良,技术达至国际水平。政府实行以公营系统为核心、公私营并行的双轨医疗制度,提供基础医疗给经济困难的市民,并兴建多种公营医疗服务和设施,应付公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大力防控传染病和推广健康教育,全面保障公民健康。为免二手烟祸害公众,现时香港大部分室内地方和户外康乐场地,包括食肆、酒吧、室内工作间和户外休憩用地,均为全面禁烟范围。
香港有42间公立医院和公立医疗机构[242],并有11间私家医院。香港公营医疗和私营医疗体系之间几乎没有合作。根据联合国估计,香港是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地区,而人口老化将是香港医疗未来发展要面对的大问题。
香港医疗和保健服务由食物及卫生局制订政策和分配资源,公营医疗主要由医院管理局和卫生署负责,医院管理局负责执行公共医疗政策,提供公立医院及相关医疗服务,管理香港公立医院,各医院及门诊,并按其所属区域划分为七个医院联网,总共有42间公立医院(包括两间精神科医院)和医疗机构,合共提供近3万张病床,并有48间专科门诊诊所和73间普通科门诊诊所。而卫生署主要负责预防及治疗传染病并提供少量健康护理服务,辖下有诊所和健康中心,为香港市民提供医院管理局以外的少数服务。同时也有自己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护中心。
香港有两间医学院,分别有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两间医学院都与公立医院合作,方便在医院敎学及硏究。另有一间动物医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
曾任卫生署署长的陈冯富珍是首位出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香港人,更是首位出任国际组织最高领导职位的香港女性[243]。
与中国内地的关系
主条目:中国内地与香港关系
更多信息:中国内地与香港矛盾、香港境内水货客问题、深港关系、沪港关系和闽港关系
长时间政治隔离,导致中国内地居民和香港市民的价值观、文化等之间产生差异,并存有误解,因此激起两地矛盾。
现时每日香港有150个单方面由中国内地政府审批的单程证配额。[244]。
同时,自由行政策使得每年几千万中国内地游客到香港旅行,且人数每年都急速增长,令香港社会不胜负荷,也令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此外自由行也衍生中国内地孕妇赴港分娩、水货客、奶粉短缺[245]、幼儿园学位等问题。
2012年,因中国内地儿童在港铁车厢进食,引发一连串冲突,开始成为两地人民极为关心的议题。其中孔庆东骂狗事件获广泛关注。
饮食
主条目:香港饮食文化
更多信息:香港街头小食、茶餐厅、大牌档和港式西餐
香港著名的旧式酒楼──莲香楼
香港人极为重视饮食,除以粤菜闻名外,日、韩、台、越、泰、印度及欧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见[246],享有“美食天堂”的称号[247]。2008年12月,米其林为香港出版美食指南。
早年香港人习惯上茶楼,早上泡一壶茶、叫两件点心(一盅两件)[248],成为西方人眼中典型的香港饮食文化。受英国影响,港人同样喜好下午茶,多数食一件三文治、蛋挞,饮一杯奶茶或咖啡。
在华洋杂处下,香港发展出名为茶餐厅的独特餐馆,而大牌档及冰室也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冰室原本出售三文治、咖啡等廉价西式小食,后来食品种类逐渐增加,又与西菜馆和餐室的模式结合,演变成为今日的茶餐厅。茶餐厅引入传统中国小炒及欧美食物,后来更发展至晚饭小菜,并且自创炒或捞即食面、菠萝油(菠萝包加牛油)、柠檬七喜/柠檬可乐、鸳鸯(港式奶茶加咖啡)等,款式可谓多元化。最早以茶餐厅名义经营的为1946年开办的中环兰香阁茶餐厅,1952年开业的兰芳园则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茶餐厅。
此外,香港街头小食也多姿多彩,小食中例如魚丸、鸡蛋仔、砵仔糕、煎酿三宝、碗仔翅和车仔面等均深受香港人欢迎。
另一方面,香港也深受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中环兰桂坊、苏豪区、湾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而慕尼黑啤酒节更由1991年起每年于尖沙咀广东道举行;亦有不少从外地传来的潮流饮食,如来自澳门的葡挞、台湾的珍珠奶茶、日本的寿司及美国的家乡鸡、意大利薄饼、甜品芝士蛋糕等。
传统本地菜以广东菜、客家菜及潮州菜为主,盆菜则是新界原居民在节庆时的传统菜。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菜色,亦发展出如避风塘炒蟹的避风塘菜色。另外,位于香港仔避风塘的珍宝王国是著名的海上食府,而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九龙鲤鱼门也是食海鲜的好地方。
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麦唐纳德及肯德基经营,而香港也发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当中以大家乐、大快活及美心MX等集团为代表;以走高级茶餐厅路线的翠华餐厅,及以中式烧味店驰名的太兴烧味,也发展成为港式快餐连锁店。另外,日本著名盖饭快餐吉野家及主要经营广东粥品的海皇粥店,亦先后以连锁式经营,于1990年代打入香港的快餐市场。
体育
主条目:香港体育
2009年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
2007年香港渣打马拉松
香港的公共健身室
香港公共体育馆
体育运动当中以篮球、足球、乒乓球、踏单车、慢跑和跑步较多香港市民参予。香港赛马历史悠久,在香港境内为合法赌博运动,有大量马迷和赌家参与赌博。香港是亚洲最早实行职业足球的地区,香港甲组足球联赛长期以来是本地最高水平比赛,直至2014年由香港超级足球联赛取代。除此之外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的电视直播多年来深受市民喜爱,多个欧洲著名球会在香港拥有大量球迷,并有大量球迷和赌家参与香港的合法足球比赛赌博。香港众运动代表队中,尤以单车代表队、乒乓球代表队、羽毛球代表队、滑浪风帆代表队、三项铁人代表队和壁球代表队为佳。
香港代表团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起一直参与夏季奥运会,只有1980年因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而缺席一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李丽珊在滑浪风帆项目夺得香港首项奥运金牌[249][250],也是英国殖民地时代唯一一面奥运奖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香港首次以“中国香港”名义参加奥运。2004年雅典奥运会,香港乒乓球选手李静和高礼泽夺得乒乓球男子双打银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取得女子凯林赛铜牌,是香港运动员的第三面奥运奖牌。近年香港伤残运动员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夺得佳绩:2004年夏季残奥会中,香港在144个参加国家及地区中居奖牌榜第17位。
香港由1954年起一直参加亚洲运动会,车菊红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保龄球项目夺得第一表亚运金牌[251]。于2006年多哈亚运会,王晨和叶姵延在女子羽毛球单打项目包揽两个决赛席位,是香港首次在大型运动会包办金、银两牌[252]。2010年广州亚运中,香港夺得8金、15银、17铜共40面奖牌。
香港于移交前参加五届英联邦运动会,其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香港主办过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项目和2009年东亚运动会。1976年起,香港每年举行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其后更成为IRB世界七人榄球巡回赛中其中一站。此外,香港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运动赛事,包括: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东亚足球锦标赛、亚洲杯足球赛、贺岁杯足球赛等等。
官方代表物
香港市花洋紫荆
主条目:洋紫荆和香港品牌
19世纪末,香港发现新物种——洋紫荆,其学名以时任港督卜力为名(Sir Henry Arthur Blake)命名(Bauhinia blakeana)。1960年代获市政局采纳为标志,1965年获定为香港市花,后来在《基本法》草议过程中获选为香港区旗和香港区徽的设计蓝本,基本法讹称为紫荆花。
于英国殖民地时代,除洋紫荆外,更会以阿群带路图及帆船为官方或重要物件的纹饰,如香港警察徽章、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香港殖民地旗帜上的图案等。2000年2月,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向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建立香港品牌的计划,并设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筹备香港品牌计划。最后港府以900万港元委托顾问公司,设计代表香港的飞龙标志,并定位香港为“亚洲国际都会”。
国际声誉
香港连续25年获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评级,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2020年被新加坡超越,居第二位)[19];亦多次于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253],以及由世界经济论坛所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名列前矛[254]。香港曾在2012年获《经济学人》评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24][255][256],并于该杂志的《2015年最安全城市指数》排名中位列第十一(亚洲第四)[22];香港是个中西文化汇聚的大都会,亦因此获国际旅游指南《寂寞星球》评级为2012世界十大旅游城市[257];香港获国际企业顾问公司“GOOD Corps”旗下刊物《GOOD Magazine》列为“2014好城市排名”榜首[258]。
香港同时获认为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廉洁地区,根据《二○一六年全球贪污风险评估指数》,香港在全球一百九十九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四,贪污风险为全球第四低[18]。而在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廉洁指数中,香港排名全球第15名[259]。
文化
主条目:香港文化
一位研究香港史学者称:传统华人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念并未在现代香港社会消失[260]:25。另一位历史学者则说:香港社会文化中之中西文化交流和融汇方面最重要是中国农工商传统之价值和习尚,与英国之教育制度、法律、会计、工程、护理、公共行政、办公室管理等方面之价值、成规、和习惯之合流;合流造就香港经济奇迹、和社会面貌之改变;目前虽然尚未见有高超之理论突破,但潜移默化之功,是可以期诸久远[261]:73。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教授称:“香港人可以在新型现代中国人的演化过程中充当一点催化剂的作用。……特别行政区将有助于中国人吸取外部世界最有活力的文化,以新鲜的观念丰富中国通俗文化。香港及其他中国沿海华人会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262]:866
哲学
主条目:香港哲学
香港哲学不属诸子百家哲学与西方哲学,但两者皆对香港哲学影响甚大,加上其他文化影响,香港哲学因而产生。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香港文学杂志大量出现有关存在主义之作品[263]。于知识论方面,李天命于1981年完成《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主张逻辑实证主义。
文学
主条目:香港文学
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展厅馆
香港文学指自20世纪起香港在特殊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发展出的文学。过去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在两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两岸接触的桥梁。旅港、居港及本土文人,都促进了香港文学发展。过往香港曾被诟病为“文化沙漠”,缺乏文化气息,但香港文学仍在华人文化界中占一席位。
动漫
主条目:香港漫画和香港动画
香港漫画受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双重影响,在制作过程上吸取欧美漫画工业化制作流程,带典型流水线制作特点,分工细致,由主编统筹主笔,团队协力制作,画风以欧式为主,兼及水墨,在内容上及人物设定上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武侠观念影响,情节曲折细腻,题材广泛,大多数作品商业色彩浓厚,题材兼及科幻、社会,娱乐,励志、黑帮、搞笑等等。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日渐普及,民间独立创作的漫画在网络上出现。
影视
主条目:香港电影和香港电视广播
香港星光大道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铜像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龙像
香港得益于华洋合璧的体制,电影都揉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自由创作的创意领域让香港电影人筑起仅次于美国,在当时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基地。
香港电影始于1913年黎民伟编演的首部港片《庄子试妻》。国共内战前后,大批中国内地电影人南下,中华、永华、长城等公司先后成立,国语片大放异彩。1949年的粤语电影清洁运动以及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的成立,近则在伶人当道的环境中团结自重,缔造较合理的创作空间。中联、中联小组以及理念接近的新联在这段时期拍出了不少佳作,胡鹏1949年开创的《黄飞鸿》电影,连拍60个多部,成为世界史上最长寿的系列电影。任剑辉、白雪仙的演出亦获传颂数十年[264]。李小龙、许冠文、吴宇森、周润发、梁朝伟、梁家辉、李连杰、成龙、洪甘贝尔、王家卫、刘德华、张曼玉、张国荣和周星驰等电影演员在国际上均享有盛名。近年的《无间道》和《寒战》等都得到赞誉。
香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电影金像奖是香港电影界的年度盛事。香港电影人亦夺得多项国际奖项,如《岁月神偷》夺得2010年柏林影展新生代单元儿童电影部分最佳影片水晶熊奖,叶德娴凭许鞍华导演的《桃姐》在2011年威尼斯影展夺得最佳女演员奖。
踏入21世纪,随着网络媒介兴起,香港实体唱片销量减少[265],亦由于网络影院兴起和香港租金上升,亦导致大量电影院因经营困难而结业。电影工作者和投资者期望中国内地市场和投资者,以香港人名义到中国内地,与其合拍中国内地题材电影。而部分留守本土的电影工作者,则期望以各种创新手法革新本地电影工业。
流行文化
香港获誉为“华人流行文化之都”,最大贡献是将流行文化带入华人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文化,香港文化向全球输出东方之珠的魅力。获誉为“华人娱乐码头”的香港拥有大中华地区最发达、最先进的文化产业。无论是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还是乐坛,香港娱乐业一直带领潮流。
粤语流行音乐
主条目:香港音乐和粤语流行曲
粤曲是香港早年普及娱乐,随着1920年代“省港班”兴起,薛觉先和马师曾等人士着手改良歌唱腔调,出现薛马争雄的粤曲黄金时代。此时香港流行文化与广州一衣带水,如省港班就是穿梭港粤两地以至到东南亚演出,并未形成独特香港文化。1950年代,香港开始汲取上海普及文化,加上欧美多年影响,1950年代至60年代都以华语流行音乐和欧西流行音乐为主,粤语流行曲还未普及。
1970年代起,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于无线电视特备节目《双星报喜》中首次唱出和兄长许冠文共同创作的《铁塔凌云》一曲,大获好评,该曲字词文雅、秀丽,摆脱一般粤语流行曲给人粗俗不堪的印象,从而带动一股粤语流行曲潮流,其后“粤语流行曲”蓬勃发展[265];另一方面,粤语流行曲热潮亦有赖《家变》、《狂潮》、《小李飞刀》等电视剧主题曲。在1976年至1983年间,当时流行曲多以电视剧主题曲为主[266]。
1980年代,除许冠杰之外,关正杰、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罗文、陈百强、徐小凤、林子祥等均系当时乐坛著名歌手,而本土乐坛具有相当潜力的新人亦不断涌现,包括张学友、林忆莲、叶倩文(台湾)和陈慧娴等人,香港唱片工业欣欣向荣。香港粤语流行曲通过电台播放而普及起来,再加上形象包装及演唱会热潮,粤语流行曲逐渐建立自身独特感[266];不过,当时粤语流行曲参照大量日本流行音乐及西方音乐,譬如乐与怒、蓝调、民歌等。由于日本歌曲富时代感,改编日本歌曲成为热潮。同时,香港开始涌现本地原创音乐乐队组合,例如Beyond、太极乐队、达明一派、梦剧院及Face To Face等。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和黎明享有“四大天王”称号,张学友唱片品质以及销量在1990年代中期更曾引起欧美瞩目,成为国际明星,他的成功令香港本土音乐作品达到对外产生影响力的巅峰时期。另外Beyond乐队亦相当受欢迎,更曾到日本登台[267][268]。是时,女歌星陈慧琳、王菲、郑秀文、杨千嬅,在乐坛亦占有重要地位,差不多与四大天王平起平坐,影响遍及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等地。
进入21世纪,谢霆锋、古巨基、陈奕迅、容祖儿、何韵诗、邓紫棋和Twins等歌手和组合,深深影响中国内地流行文化。另外,不少歌手以唱作人身份出道,往往兼任作曲人、填词人和歌手,如唱作四小强:王菀之、张敬轩、张继聪和方大同。
另类文化
香港人口密集,加上科技日渐发达促使传媒发展迅速,另类文化能于大众社会广泛流传。例如曾灶财为香港创造新文化,政府更保育他的书法作品;亦有港式幽默、无厘头文化等。
传媒
主条目:香港传媒
更多信息:香港报纸列表、香港电台广播和香港电视广播
九龙塘广播道,于1970年代曾为三间电视台及两间电台的所在地
香港广播事业可追溯至1928年,香港电台的前身“GOW”电台在香港启播。而香港第一间有线电视台丽的映声(亚洲电视的前身)就在1957年启播,更是全球华人地区首家电视台[269][270]。及至1967年香港第一间无线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启播,电视广播进入免费年代,令电视机在香港普及起来[271]。第三间免费商营电视台,佳艺电视在1975年开台,但1978年宣布因财政陷入困境而停业。2016年,亚洲电视免费电视牌照结束,ViuTV其后在4月6日开台。
时至今日,香港有公营广播的港台电视,私营机构就有无线电视、香港电视娱乐及奇妙电视三间免费电视台;另外,有线电视和now宽频电视则提供收费电视广播服务。还有其他公司透过不同媒介,例如卫星电视、网络电视(香港电视),提供非本地电视广播节目,其中凤凰卫视于香港设立总部。
电台方面,公共广播机构香港电台之外,三间商营电台香港商业电台、新城电台、香港数码电台分别于1959年、1991年及2010年成立。随着通讯科技普及,在21世纪初,网上电台、网志、等新式电子媒介也开始流行。
香港早期报章都由西方人开办,包括香港第一份英文报《香港公报》(1841年),和香港第一份全中文报《中外新报》(1858年)。1874年香港出现第一份中国人办的报章《循环日报》[272]。现时,不计5份免费报章[注 17](am730、都市日报、头条日报、晴报、英文虎报),本地中文报章每份售价为港币4至7元,英文报章则售价为7至15元。而其他地区所印制的报刊普遍比本地报章昂贵[注 18]。也有不少只报导香港赛马消息的报章,俗称“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