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又称为南中国海、中国南海、西菲律宾海[1],是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岛屿和岩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2]。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边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3]。中国于2012年设立海南省三沙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目录
1 名称沿革
2 地理
2.1 范围
2.2 地质
2.3 气候
2.4 水温
3 岛屿和海山
4 资源
4.1 生物
4.2 能源
5 战略地位
6 主权争议
7 南海仲裁案
7.1 仲裁案发起与仲裁结果
7.2 各方反应
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10 参见
名称沿革
周朝时称南海(包括今东海南海(楚即立国于南海境内,江汉之间(今宜昌))即南国,以北为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即北国),秦西楚(秦汉之间朝代)因之,汉朝、南北朝时称其为涨海、沸海,清朝灭亡后逐渐改称南海,并延续至今。
十六世纪时,葡萄牙水手把它称为南海,后来称为南海[4]。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使用的名称为“南中国海(南海)”[5]。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印尼、韩国、日本等从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名称“South China Sea”称之为南中国海(朝鲜语:남중국해/南中國海 Nam Jungguk Hae;马来语:Laut China Selatan;印尼语:Laut Tiongkok Selatan;日语:南シ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汉字标记为“南支那海”))。
2011年南海主权争议升级后,菲律宾政府开始使用“西菲律宾海”的名称[6]。 而越南则基于地理位置将该海域称之为东海。
地理
范围
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定义中,南海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南部边界在南纬3度,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南苏门达腊和加里曼丹之间,北边至中国大陆,东北至台湾本岛,东至菲律宾群岛,且包含吕宋海峡西半侧,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5]。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其形状近似菱形,从四周呈阶梯状向中部加深。
南海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平均水深约为1,212米,最深处为中部的深海平原,达5,567米左右[7]。
地质
南海东北部海底地形
南海分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单元。大陆架以西南部最宽,北部陆架宽约285公里,东、西部陆架最窄,吕宋岛以西,岛架宽仅5米;大陆坡呈阶梯状下降,主要的南海诸岛都在其大陆坡上,东、西部陆坡较陡,并有许多切割峡谷。[8]
古南海在台湾-巴拉望岛(palawan)以东,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大洋相邻。在巴拉望岛(palawan)与海南岛之间(今南海)为欧亚大陆的陆壳。3000-3300万年左右,也就是始新世的末期,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挤出-逃逸的扇形构造,华北-华南地块被向东挤出,印支地块被向东南方向挤出,二者之间大致以红河断裂带为界。两者之间的速度和角度差,将巴拉望岛和海南岛之间的陆壳撕裂,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南海洋中脊。[9]南海洋盆的裂开活动至约1500万年前终止。南海洋盆在3300-1500万年间裂开了大约600-700公里。
气候
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属于热带深海。
水温
南海海水表层水温较高从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盐度为35‰,潮差平均2米。流入南海主要河流有 珠江、红河、湄公河(中国境内水域称澜沧江)。
岛屿和海山
南海中的主要群岛
参见:南海诸岛
南海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岛屿和岩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由北向南依次是: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纳土纳群岛 、阿南巴斯群岛。其中位于纳土纳群岛的大纳土纳岛为南海最大岛屿。
资源
生物
由于南海属于热带海洋,适于珊瑚繁殖,海底高台处形成珊瑚岛,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岛屿;水产主要为海龟、海参、金枪鱼、银纹笛鲷、鲨鱼、龙虾、梭子鱼、墨鱼和鱿鱼等各种热带海产。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
2018年有报导称南海每年鱼获可达1,600万吨[10]。
能源
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可燃冰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二百亿吨。其中,中方较早期开发的有位于莺歌海(海南岛以南南海水域)的崖城13-1油气田,由中国海洋石油及BP合营,向中海油及香港中华电力供应油气。而越南亦有在南海西部水域建造钻油台,早期与前苏联合作,后期则主要与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等外资合作。南中国海的一项天然气项目于2014年首次投产。[11]
战略地位
南海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礁。
主权争议
主条目:南海争议
南海争端包括南沙群岛主权争议、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的主权纠纷、北部湾海上边界问题以及其他地区的争议。后来有关位于印尼和马来西亚附近的纳土纳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也被归类进该争端范围中。[12]
各个国家出于,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张拥有主权的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其中包括岛屿附近的专属经济区和捕捞地带。由于怀疑南中国海的油气蕴藏十分丰富,当事国也纷纷加入争夺行列。其他一些争夺该地区主权的理由有重要的航运通道,战略控制等。
香格里拉对话是相关国家为解决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平台[13]。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则是各国间为协调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平台[14][15]。
南海仲裁案
周边国家对南海的海权声索
南沙群岛2012年形势图,标出各国声索线、驻军之岛礁及固定翼机场。
中国宣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新的领海基线[16]
仲裁案发起与仲裁结果
2013年,菲律宾向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提出南海仲裁案,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违反国际法,将南中国海视为自身领土(领海范围)。
2016年7月12日北京时间下午5时,仲裁庭通过常设仲裁法院公布仲裁结果。仲裁庭认定,中国对九段线范围内的资源拥有“历史性权利”的主张,并无法律基础,违反了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此外,仲裁庭亦裁定中方在礼乐滩采集资源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权利,中方对南沙群岛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永久而不可挽回的伤害,而中方渔民在南海采取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的方式,大规模捞捕濒危的海龟、珊瑚等,中方皆明知却没有履行停止这类行为的责任,法庭也判决包括由中华民国(仲裁原文称“中国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自然面积最大的太平岛在内的所有南沙群岛的海上地物最多只是“礁”而非“岛”,亦即其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及维持常住人口,最多只能产生领海、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天然状态下的黄岩岛、美济礁、仁爱礁和渚碧礁只是“低潮高地”,不能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界定大陆架,并认为中国大陆在低潮高地建造人工岛的行为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权利。
各方反应
Ambox scales.svg
此章节偏重在某些见解、事件或争议上。
请协助建立更平衡的陈述以符合比例原则。在移除本提示前请先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不承认常设仲裁法院裁决,认为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17] 中国继续在南海放置兵力,与他国共同开发资源,即奉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限不及主权,无权裁决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实质是南海划界与岛礁主权问题,不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常设仲裁庭也无权管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于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有关规定,作出排除强制性仲裁的政府声明,将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军事和执法活动以及安理会执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务等争端排除出任何强制仲裁程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政府多年来一直就有关问题保持接触与协商。如果当事方自行选择了其他方法解决有关争端,不应再提起强制仲裁,仲裁庭也没有管辖权; [来源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