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日语:東京/とうきょう Tōkyō */?)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的都市,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即东京市区),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东京都人口数达1394万(2019年10月),首都圈的人口数则达3800万,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都会区[1]。东京的GDP为全球第一,在2016年达9730亿美元[2],而同时东京都会区(一都三县)则高达1.8兆美元[3],若将东京视为一个国家,其GDP总量高于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位列世界第八。东京为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也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级城市[4]之一,全球城市指数排名前四。此外,东京亦为世界最宜居城市(英国Monocle生活品质调查)。
东京古称江户,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开始成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时期改为现名后,更发展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经过二战后的继续发展,东京不仅成为世界商业金融、流行文化与时尚重镇,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东京还有目前全球最复杂、最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单就计算东京的地铁系统管辖区段每日平均运量达8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第三位(如含地铁直通运转路线、私铁通勤路线及JR东日本通勤路线,则每日平均运量位居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第一位)。
在正式的行政区划定义上,东京仅限于东京都,与道、府、县同为日本的一级行政区,辖区包含东京都区部、多摩地方与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等离岛;其中,东京都区部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东京都同时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东端(南鸟岛)等地理极点,拥有日本各都道府县中最多的人口数,同时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县。
目录
1 概况
2 相关词语定义
3 历史
3.1 15世纪后半期:江户城的建成
3.2 17世纪初:江户幕府统治日本的开始
3.3 19世纪后半期:明治维新
3.4 20世纪以后
4 地理
4.1 气候
4.2 人口
5 行政区划
5.1 特别区(区部)
5.2 多摩地方
5.2.1 市部
5.2.2 郡部
5.3 岛屿部
5.4 东京副都心
6 经济
7 教育
8 交通
8.1 铁道
8.1.1 JR(日本铁道)
8.1.2 地下铁
8.1.3 私铁(私营铁路)
8.1.4 新都市交通
8.1.5 单轨铁路
8.2 巴士
8.3 计程车
8.4 航空
9 城市景观
10 全球推广
10.1 旅游
10.2 体育
10.3 球队
10.4 特产
10.5 姊妹或友好城市
10.6 图片集
11 相关条目
12 参考资料
13 外部链接
概况
东京都总面积为2,187平方公里,包括23个区、26个市、5个町和8个村,并与周边的千叶县、神奈川县、埼玉县等构成“首都圈”。各区、市、町、村皆设有独立的行政役所,东京都厅则位于西新宿。目前东京都内有约1,301万人口(相当于全日本的1/10),整个东京都会区(包括横滨、埼玉等周边城区相连的卫星都市)总人口高达3700万,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约等于纽约都会区加伦敦都会区、或纽约都会区加巴黎都会区人口的总和。2013年4月“世界城市区域研究”(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发布第9届调查报告,东京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都会区,共有3700万人。[1]
每天约有数百万人从首都圈外围地区通勤至东京上班,使得东京的中心区域白天经常人声鼎沸,新宿、丸之内、日本桥等办公大楼林立的区域聚集了不少上班族;到了夜晚,人潮则转移至银座、涩谷、六本木、台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林立的区域,开启夜生活的序幕。
东京不但人口密集,同时也是各种物资与各类资讯的巨大集散地。除了长期作为亚洲金融、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要地之外,亦为亚洲流行文化最大的传播中心。尽管东京在都市发展上如同许多国际大都市,经常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发展的同时仍旧保留了许多历史文物、古迹与一些传统仪式、活动,现代与传统共存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大特征。
相关词语定义
东京都行政区划(不含岛屿部)
主条目:以东京为中心的地域定义列表
一般习惯称呼的“东京”通常指的是地名,而非行政区名,范围上不一定只包含东京23区或东京都。下面是从最狭义到最广义不同的定义,用以界定对于东京的各种称呼所指涉的范围:
东京都心:东京都中心区域包含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新宿区、涩谷区等五区,其中前三者是传统中最为核心的区域。
旧东京15区:包含传统东京市23区当中的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文京区、台东区全区与新宿区、墨田区、江东区局部区域,是1889年东京市最初成立时的管辖范围。
东京都区部:俗称东京23区,相当于过去东京市(存续于1889年-1943年间)辖下的35区,也是一般“东京”所指之范围。另俗称为都内。
东京都:区域范围与过去的“东京府”相同,但在地方自治体系上则不同。
东京地方:东京都的辖区内除去岛屿部的区域,即东京都的本土部分。此词常用于天气预报。
东京圈:从东京都心向外扩张,半径70km同心圆范围内的区域。
首都圈:狭义上等同于东京都市圈或南关东(一都三县),广义上(依据《首都圈整备法》)则指东京都加上千叶、神奈川、埼玉、茨城、群马、栃木、山梨等县。
历史
主条目:东京历史
更多讯息:江户
1727年欧洲出版的江户地图
江户1865年~1866年摄影。
15世纪后半期:江户城的建成
东京旧名江户,其名称来自于1457年筑城江户城。江户城的建造,据说是由武藏国川越(现在的埼玉县)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办完成的。在选择地点的时候,太田一眼就看中了这一片虽是潮湿地带,但四周被山和海所环绕的关东平原,于是就在在今天的皇居一带建造了江户城(“江户”即“河口”之意,起源于隅田川流入当时称为“江户内海”的东京湾)。之后历史进入各地武将间连年征战的战国时代。
17世纪初:江户幕府统治日本的开始
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自此开始了以江户城为据点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也因此成为一座政治城市。之后江户城的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中心城市。江户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区域类型:一个是平民活动区域—“下町”,这里聚集了许多商人、小贩与手工艺师匠,他们主要从事隅田川的水上运输、江户港的物资集散以及各种商业活动;另一个则是上流社会活动区域—“山之手”,包括大名的住宅区和旗本的住宅区在内,是江户城内的政治中心。江户城政治、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征江户城的文化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直到今天,仍然能在东京的小巷以及一些传统仪式中,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
19世纪后半期:明治维新
随着“大政奉还”以及戊辰战争末期,江户不流血开城后幕府体制的瓦解,日本社会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积极吸收并引进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建设自己的现代化民族国家。在这段期间,皇室从京都迁至江户,并改称江户为东京,自此东京成为新的日本首都;江户城成为国家象征—天皇的居住地,并相继改名为东京城、宫城与皇居;依君主立宪制度创建的国会亦于东京开始运作。在明治政府实行现代化政策下,城市也开始出现西化后的面貌(特别是建筑);1872年,日本首条铁路落成于东京与横滨之间,成为交通上的新创举。从此,东京逐渐朝向现代化以与国际都市化发展的方向前进。
位于新宿副都心的东京都厅舍
20世纪以后
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与二战末期美军战机群的东京大轰炸,虽然使得东京都心部两度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但随后却也都迅速进行重建工作,到了1960年代更进入城市的高速发展期。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办,也是亚洲城市首次举办。为了迎接奥运的到来,除了体育场馆等奥运所需设施外,其他多项重大公共建设(像是首都高速道路)也同时展开兴建,整个城市进入大兴土木的阶段。自此以后,东京正式跻身国际代表性都市的行列。进入1990年代之后,随着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但临海副都心的大规模开发,新宿副都心随着都厅移转进一步发展,交通系统的持续整备,以及多项都市更新与大型复合地带改造计划的执行,使得东京的发展脚步依旧不断前进。2011年发生东日本大震灾,东京经济受到轻微影响却也快速复苏;之后东京积极申办了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成功取得主办权,成为第一个两次主办奥运会的亚洲城市。
江户的地图1844-1848年
日本桥
地理
东京都位于关东平原,面向东京湾,与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相邻,西部山区与山梨县相邻。除了日本本土上的区域之外,在正式行政区划上还得再加上小笠原诸岛与伊豆诸岛等离岛。
东京都属于关东地方的一角。
日本的最南端(冲鸟岛)、及最东端(南鸟岛)亦隶属于东京都管辖。
今日的东京都在令制国时代,位置相当于武藏国(现埼玉县域与神奈川县川崎市域除外)、下总国(江户川以西除外)两国的范围。
气候
东京都及关东地区多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日本本州多数地方一样5月、6月上旬前半,以及日本学生放暑假期间的7月底~8月底是全年之中阳光最多、天气最晴的时候,其次是4月,至于6月、9月、10月的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少。
春季前半天气周期变化,也可能因寒冷旋涡的影响出现雷雨,不过放晴的日子比阴雨天还要多一点。春季后半~6月上旬前半仍旧是天气周期变化,不过锋面通过速度非常快,阴雨天的日子不仅打散分配均匀,且不会维持太久,整体而言以晴天、薄云为主,偶尔才是阴雨天。在梅雨季时容易受滞留锋面影响长期降雨,偶尔还是会有空档放晴的时候。 梅雨季过后即进入夏季,此时因太平洋高压笼罩而高温晴朗炎热,并时常有台风侵袭。此外,也可能因鄂霍次克海高气压的影响成为阴和雨磨蹭的天气。 秋季受台风、秋雨锋面的影响变得容易下雨。于冬季前后,发达的低气压通过,易发生强风和强雨。冬天时,南岸的低气压变得容易通过,幸好东京位于背风面,雨或雪的日子比较少,大多是晴朗干燥的日子,同时是全年之中云量最少的季节,下雪日子交通容易受到影响。
[隐藏]东京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2.6
(72.7) 24.9
(76.8) 25.3
(77.5) 29.2
(84.6) 32.6
(90.7) 36.2
(97.2) 39.5
(103.1) 39.1
(102.4) 38.1
(100.6) 32.6
(90.7) 27.3
(81.1) 24.8
(76.6) 39.5
(103.1)
平均高温℃(℉) 9.6
(49.3) 10.4
(50.7) 13.6
(56.5) 19.0
(66.2) 22.9
(73.2) 25.5
(77.9) 29.2
(84.6) 30.8
(87.4) 26.9
(80.4) 21.5
(70.7) 16.3
(61.3) 11.9
(53.4) 19.8
(67.6)
每日平均气温℃(℉) 5.2
(41.4) 5.7
(42.3) 8.7
(47.7) 13.9
(57) 18.2
(64.8) 21.4
(70.5) 25.0
(77) 26.4
(79.5) 22.8
(73) 17.5
(63.5) 12.1
(53.8) 7.6
(45.7) 15.4
(59.7)
平均低温℃(℉) 0.9
(33.6) 1.7
(35.1) 4.4
(39.9) 9.4
(48.9) 14.0
(57.2) 18.0
(64.4) 21.8
(71.2) 23.0
(73.4) 19.7
(67.5) 14.2
(57.6) 8.3
(46.9) 3.5
(38.3) 11.6
(52.9)
历史最低温℃(℉) −9.2
(15.4) −7.9
(17.8) −5.6
(21.9) −3.1
(26.4) 2.2
(36) 8.5
(47.3) 13.0
(55.4) 15.4
(59.7) 10.5
(50.9) −0.5
(31.1) −3.1
(26.4) −6.8
(19.8) −9.2
(15.4)
平均降水量㎜(英寸) 52.3
(2.059) 56.1
(2.209) 117.5
(4.626) 124.5
(4.902) 137.8
(5.425) 167.7
(6.602) 153.5
(6.043) 168.2
(6.622) 209.9
(8.264) 197.8
(7.787) 92.5
(3.642) 51.0
(2.008) 1,528.8
(60.189)
平均降雪量㎝(英寸) 5
(2) 5
(2) 1
(0.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1
(4.3)
平均降水日数(≥ 0.5 mm) 5.3 6.2 11.0 11.0 11.4 12.7 11.8 9.0 12.2 10.8 7.6 4.9 113.9
平均降雪日数(≥ 0 cm) 1.6 2.0 0.8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4 4.9
平均相对湿度(%) 52 53 56 62 69 75 77 73 75 68 64 56 65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187.9 167.3 163.1 175.4 172.5 123.2 143.9 175.3 117.8 133.4 146.6 175.0 1,881.3
来源 #1:[2][3]気象庁(平均値:1981年-2010年、极値:1875年-现在)
来源 #2:年ごとの値
人口
2016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东京都共有居民13,617,445人,其中23区共有居民8,967,665人。由于大量人员在东京都区部和邻近地区之间通勤移动,东京都区部在日间和夜晚的人口差距较大。
回溯到1889年,资料显示当时的东京市有居民1,375,937人,而东京府有居民1,694,292人。同年,共有779名外国人被记录居住在东京,其中英国209人,美国182人,中国137人。
1920年以来的东京人口变化情况
东京都2005年与2010年间各区域的人口变化情况
上升趋势
10.0%及以上
7.5 – 9.9%
5.0 – 7.4%
2.5 – 4.9%
0.0 – 2.4%
下降趋势
0.0 – 2.4%
2.5 – 4.9%
5.0 – 7.4%
7.5 – 9.9%
10.0%及以上
行政区划
日本最大的繁华街之一——歌舞伎町,位于23区中的新宿区。
八王子车站,位于八王子市,属于多摩地方。
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域划分采用都道府县制,其中唯一的“都”就是指东京都。1943年,原本的东京府与其辖下的东京市统合成为东京都,但战后(1947年)又因为地方自治法的颁布,而将东京都制废除。现在的东京都仅为单纯整合特别区与其余市、町、村而成的地方自治体,只是仍沿用原本东京都的称呼而已。
整个东京都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地理分区,分别是习惯上称为“东京23区”的23个特别区,与23区西边被称为“多摩地方”的近郊地区,以及位在太平洋上、行政上由东京都管辖的多座岛屿。
东京都区部
区部东边涵盖了由隅田川、荒川与江户川等河川所形成的广大河口平原低地,习惯上常称为“下町”。
河口平原西边,武藏野台地东端的部分地带被侵蚀后形成舌状台地,俗称“山之手”,今日东京市区著名的JR山手线铁道当初就是为了连接这些小型台地而设。
南边为多摩川河口沿岸的带状低地区。
东京湾沿岸至今仍持续进行填海造陆工程,填成的新生地也划入23区的范围内,例如位于隅田川河口的台场,就是建立在海埔新生地上的新兴游憩地区。
多摩地方
以多摩川沿岸的低地为中心,包含了北侧的武藏野台地,与南侧的多摩丘陵所组成的狭长状郊区地带。此区域7世纪时为武藏国多摩郡所管辖,明治时代划分为四个郡,后来东多摩郡并入东京市成为中野区与杉并区的一部分后,形成目前的北多摩郡、南多摩郡与西多摩郡。多摩地方境内有许多东京的大型卫星城市,例如武藏野市、立川市、八王子市与著名的多摩新市镇(多摩ニュータウン,位于多摩市境内的新市镇计划)。
多摩地方西边(西多摩郡)境内已经包含部分关东山地的范围在内。
岛屿部
包含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在内的东京都岛屿部各岛。此区域在行政区划分上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们跟道、府、县等行政区下辖的独立村、町不同,此区域与东京都之间,并没有一个郡等级的行政单位介入其中,各岛都是以直属于都政府的自治村、自治町型态存在。
日本国土最南端的冲之鸟礁、以及最东端的南鸟岛,皆归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
东京都下辖23区、26市、1郡、4支厅(岛屿部)、5町与8村。
东京都地图
特别区(区部)
足立区
荒川区
板桥区
江户川区
大田区
葛饰区
北区
江东区
品川区
涩谷区
新宿区
杉并区
墨田区
世田谷区
台东区
中央区
千代田区
丰岛区
中野区
练马区
文京区
港区
目黑区
多摩地方
市部
北多摩地区(17市)
立川市・武藏野市・ 三鹰市・ 府中市・ 昭岛市・ 调布市・ 小金井市・小平市・东村山市・国分寺市・国立市・狛江市・东大和市・清濑市・东久留米市・武藏村山市・西东京市
南多摩地区(5市)
八王子市・町田市・日野市・多摩市・稻城市
西多摩地区(4市)
青梅市・福生市・羽村市・秋留野市
郡部
西多摩郡
西多摩郡在东京都的位置
奥多摩町
日之出町
瑞穗町
桧原村
北多摩郡 (已废除)
南多摩郡 (已废除)
多摩新城全景,摄于2013年10月12日
八王子市
武藏野市
岛屿部
[永久失效链接]伊豆诸岛地图
大岛支厅
大岛町(大岛)
利岛村(利岛)
新岛村(新岛、式根岛)
神津岛村(神津岛、钱洲)
三宅支厅
三宅村(三宅岛)
御藏岛村(御藏岛)
八丈支厅
[永久失效链接]小笠原群岛地图
八丈町(八丈岛、八丈小岛)
青岛村(青岛)
鸟岛、须美寿岛、巴约讷岩礁(ベヨネース列岩)、孀妇岩
小笠原支厅
小笠原村(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硫黄列岛)、南鸟岛、冲鸟岛)
东京副都心
东京都境内共有7个副都心。
新宿副都心
池袋副都心
涩谷副都心
上野、浅草副都心
锦糸町、龟户副都心
大崎副都心
东京临海副都心
经济
东京都会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人口两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区。据统计,2008年大东京地区人口达3,520万人,按购买力平价调降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依旧高达14,790亿美元(ukmediacentre.pwc),2010年按国际汇率计价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更高达1.9兆美元,约近纽约都会区及韩国的两倍、更达台湾的4倍多。另外,东京都会区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地区,于2009年达51家,几乎是第2名巴黎的两倍。
东京综合实力评价为亚洲城市第一位,国际社会惯例上将其视为与西方伦敦、纽约、巴黎并列,为已开发世界中具有全方位主导性的四大全球城市之一。参考国际相关全球城市研究调查结果:依照美国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及A.T. Kearney公告的世界都市指数(A.T.Kearney Global Cities Index, 2012)、美国杂志《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全球城市指数、日本“财团法人森记念财团都市战略研究所”世界都市综合力排行“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13”、英国Knight Frank世界都市调查(The Wealth Report's Global Cities Survey)、中国都市竞争力研究会(China Institute Of City Competitiveness)2012世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等,东京皆为亚洲地区一枝独秀的世界级城市。
另外依照英国偏向会计、广告、金融等特定服务领域的智库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简称GaWC)所发布之2012全球国际大都会综合排名,东京与巴黎、新加坡、香港、上海、北京同属Alpha+等级,仅次于英语圈资源流通实力建构的伦敦及纽约(属于Alpha++等级)。
教育
安田讲堂,为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
东京都内有12间国立大学,1间公立大学和超过100间私立大学。国立大学包括:
东京大学
一桥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御茶水女子大学
东京学艺大学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
东京农工大学
东京外国语大学
东京海洋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
电气通信大学
东京都只有一所都立大学:
首都大学东京
较著名的私立大学有:
早稻田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
明治大学
法政大学
中央大学
立教大学
上智大学
青山学院大学
东京理科大学
学习院大学
拓殖大学
日本大学
专修大学
东洋大学
国学院大学
交通
大东京地区的所有通勤轨道的线路图
铁道
东京站,东京有许多未来风格建筑和古典风格建筑穿插的景致。
历史悠久的山手线,从1925年就开始环状营运。
东京经济圈由铁路中心向外扩展
东京的铁道路线主要是以JR线为主,有环绕都心行驶的JR山手线与横切都心行驶的JR中央线、总武线。在JR山手线的内侧有众多地下铁路线,在外侧有呈放射形状的各家私营铁路线。
JR(日本铁道)
东京都内的JR路线,除了东海道新干线属于JR东海管辖外,其他皆属于JR东日本管辖。JR线的电车均以不同的车身颜色作出区别,以下是主要JR线的代表色:
山手线=黄绿色
东海道线=橘黄色
京滨东北线=天蓝色
中央线=橙色
中央·总武缓行线(中央线、总武线相互直通运转慢车)=黄色
总武快速线=上乳白下深蓝色
埼京线=深绿色
京叶线=紫红色、上红下天蓝色
武藏野线=橙色加上黑白线
新干线部分,东京站是东海道新干线与东北新干线的端点站,同时也是列车最主要的起讫站;此外也有许多经由这两条新干线而直通其他新干线(九州新干线除外)的列车自此发车。除了东京站外,新干线另外还在东京站以北、以南分别设有上野站、品川站两个转运车站,以分担东京站的旅运量,并方便乘客搭乘。
地下铁
主条目:东京的地下铁、东京地下铁和都营地下铁
东京地下铁路线图
东京的地下铁系统由两个不同的事业体经营,其中由日本政府及东京都政府合资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所经营的路线原本称为“营团线”,不过随着营团于2004年4月1日公司化,改名为东京地下铁(東京地下鉄株式会社),所经营的路线也改称为“东京地下铁线”(東京メトロ線);而由东京都交通局经营的路线则称为“都营线”(都営線)。
各路线都有专属的英文字母代号,主要是与数字组合,作为各路线车站的快速辨识代号(例如东京站西北方地下的大型转乘站—大手町站,是丸之内线与东西线的交会点,它分别为丸之内本线编号第18站,与东西线编号第9站,因此有“M18”与“T09”两个代号)。至于专属路线代表色,则是与车站内的导引指标用色,以及地下铁车厢上的彩色装饰线条配合,方便搭乘民众辨识。
地下铁路线所属的事业体、路线名称、代号与代表色如下:
东京地下铁
银座线 G
丸之内线 M(支线代号为Mb)
日比谷线 H
东西线 T
千代田线 C
有乐町线 Y
半藏门线 Z
南北线 N
副都心线 F
都营地下铁
浅草线 A
三田线 I
新宿线 S
大江户线 E
在东京乘坐地铁,可以购买一日券,这样可以在当日无限次任意乘坐指定的地铁而无需支付别的费用。目前,一日券分为两种类型:
东京地下铁一日券:可以无限次任意乘坐东京地下铁线的全部线路
都营・东京地下铁共通一日券:除了可以乘坐“东京地下铁一日券”所包含的路线,还可无限次任意乘坐都营地下铁的四条路线。
私铁(私营铁路)
东京都内相对于JR的主要私营铁路公司:
西武铁道
东武铁道
东急电铁
京滨急行电铁
京成电铁
京王电铁
小田急电铁
其他私营铁路公司:
东京临海高速铁道
首都圈新都市铁道
新都市交通
百合鸥,无人驾驶电车路线,连接新桥、汐留、台场(临海副都心)与丰洲。
单轨铁路
东京单轨电车,连接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机场)和市区(滨松町)。
多摩都市单轨电车,位于东京西边的多摩地区。
迪士尼度假区线,连接迪士尼乐园与迪士尼海洋(单向环状运行路线)。
巴士
停靠在多摩中心站的京王电铁巴士。
东京国际机场
路线众多而复杂,大多以铁路车站或重要地点为端点站或主要换乘站,主要街道上也经常可见巴士站牌;都心部的市区巴士以都营路线为主,兼有里程较长路线与短程接驳路线(如涩谷站~六本木新城),以及几条观光巴士路线(如东京、银座~台场)。都心以外的地区巴士多由私铁业者(东武、西武、东急等)兼营,因此经常以私铁车站作为端点站。
另外还有往返于都心部主要饭店、东京城市航空总站(T-CAT)与成田机场、羽田机场间的“Airport Limousine”(利木津巴士)。在几个大型转运站(东京站、新宿站等)附近,也有数条长途高速巴士路线,可以搭乘前往本州岛各地。此外还有在各旅游景点环游的观光巴士。
计程车
在铁路车站附近与主要街道上可以找到计程车站,而且原则上可以在任何地方搭乘计程车。当计程车前挡风玻璃左下角的信号灯显示为红色时,则表示这辆计程车可以搭乘。
航空
位于都心部南边东京湾岸的东京国际机场(又称羽田机场),过去曾为日本国内航线与国际航线班机共用的起降机场;目前转以提供国内航线班机起降为主,维持日本国内航线枢纽的地位,国际航线部分则有往返上海虹桥机场、北京首都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以及台北松山机场等东亚城市之间的航班,维持有限度的区域航线服务。
至于飞往东京的国际定期航线班机,大部分均在位于东京都以东的千叶县境内,距离东京市区约65公里的成田国际机场(过去曾称为“新东京国际机场”)起降;此外亦有极少数国内航线班机于成田机场起降。成田机场与东京市区之间有JR、京成电铁等铁道路线连结,亦有高速巴士往返于两地之间。
2010年3月11日,位于茨城县小美玉市、距离东京市区约80公里的的茨城机场(又称“百里飞行场”)正式启用,成为东京的第三个联外机场。
城市景观
东京的建筑和城市构造受到了其历史的深刻影响。东京近现代历史上的两个事件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其一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其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京大轰炸。由于这两次时间造成的破坏,东京的城市景观主要由现代和当代建筑所构成,而较老的建筑则很少见。东京的建筑中包括两座著名的塔:东京塔和东京晴空塔,其中后者是全世界第二高的建筑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东京的摩天大楼集中在新宿、丸之内、银座、六本木等几个地区。
东京还拥有许多公园和花园,东京境内有四座国家公园,其中包括覆盖伊豆群岛全境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
东京晴空塔所见的东京全景
全球推广
旅游
台场调色板城乐园
电气街、御宅族文化的发祥地秋叶原
浅草雷门
东京迪士尼渡假区(包括迪士尼乐园、迪士尼海洋,实际位置在千叶县浦安市境内)
浅草:浅草寺、仲见世通
上野:上野公园、上野动物园、博物馆群
水道桥:小石川后乐园、东京巨蛋城、LaQua
秋叶原:电气街、交通博物馆(已闭馆)
两国:两国国技馆、江户东京博物馆
九段下:日本武道馆
神保町:古书店街
日本桥
芝:芝公园、增上寺、东京铁塔
丸之内:皇居、二重桥、东京站、丸大厦
银座:步行者天国、有乐町
日比谷:日比谷公园
筑地:筑地市场
汐留:汐留SIO-SITE、滨离宫恩赐庭园
御台场(临海副都心):彩虹大桥、调色板城大摩天轮、东京国际展示场、MEGA WEB、FCG大楼
月岛:月岛文字烧街
葛西:葛西临海公园、钻石与花大摩天轮
麻布:麻布十番商店街
六本木:六本木新城、东京中城、国立新美术馆
惠比寿:惠比寿花园广场
涩谷
原宿:表参道、竹下通、神宫外苑
代代木: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新宿:东京都厅舍、新宿新都心、歌舞伎町、新宿御苑
池袋:太阳城、丰田Amlux
练马:丰岛园
吉祥寺
自由之丘
下北泽
三鹰: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墨田:东京晴空塔、押上
其他:
隅田川观光汽船
都电荒川线
体育
继成功举办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东京再次取得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成为第一个两度举办奥运会的亚洲城市。
日本相扑协会总部位于东京的两国国技馆,这里每年会举办三场相扑大赛。
球队
[永久失效链接]东京巨蛋
足球俱乐部:东京FC、东京绿茵(主场均位于东京体育场)
棒球俱乐部:东京养乐多燕子(主场位于明治神宫棒球场)、读卖巨人(主场位于东京巨蛋)
篮球:日立SUN ROCKERS东京・涩谷(主场位于青山学院纪念馆)、Alvark东京(主场位于国立代代木竞技场第二体育馆)、东京EXCELLENCE(主场位于板桥区立小豆泽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