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葡萄牙语:Macau;英语:Macao)[参 9],简称澳[参 10],古称濠镜澳,或称濠江、龙涯门、海镜、镜海、马交、梳打埠[注 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南海北岸、珠江口西侧,北接广东省珠海市,东面与邻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余两面与南海邻接。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路氹及路环四个区域所组成,2000年后氹仔与路环之间填海形成出以赌业为主的路氹城:澳门半岛是澳门的核心,其东北面小部分陆地与中国大陆连接,氹仔和路环原本分别为两座离岛,后来因填海而成为路氹城。
澳门自从秦始皇三征岭南后属中国版图,从明中叶的1557年开始租借予葡萄牙人,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清朝交地租并占领关闸;1887年,葡萄牙与大清签订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参 11]。1980年代,葡萄牙与中国探讨澳门前途,其后于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葡萄牙根据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移交澳门政权予中国,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参 12][参 13][参 14]。
澳门为独立经济体,其中旅游业与博彩业为重要产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内唯一允许合法经营赌场的地区。现时已发展为“世界上第一大赌城”[参 15][失效链接]。澳门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万[参 16]。2017年澳门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依国际汇率为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二。[参 17]澳门2017年人均本地居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为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二。
目录
1 历史
1.1 葡国租界(1553-1849)
1.1.1 明代
1.1.2 清代
1.2 葡属殖民地 (1849-1999)
1.2.1 二战期间
1.2.2 二战后
1.3 政权移交
2 地理
2.1 地形及地质
2.2 水文
2.3 自然生态
2.4 气候
3 行政区划
4 经济
4.1 博彩业、旅游业、酒店及休闲业
4.2 零售业、金融业、商业
4.3 创意产业
4.4 工业
4.5 劳工权益和保障
5 通讯及邮政
6 政治
6.1 行政
6.2 立法
6.3 司法
6.4 货币
6.5 对外事务
6.6 姊妹城市
7 文化
7.1 文化遗产
7.2 地方特色
7.3 饮食
7.4 主办盛事
7.5 节假日
8 人口
8.1 人口分布
8.2 语言文字
8.2.1 语言
8.2.2 文字
8.3 宗教
9 教育
10 人物
11 交通
11.1 边境管制
12 国际排名
13 备注
14 参考文献
15 外部链接
16 参见
历史
主条目:澳门历史
澳门古称蚝(后改“濠”)镜澳[参 18],意指盛产蚝且水域如镜的港湾,与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参 19]。而澳外又有十字门,故合称澳门。
秦首度划岭南地区入中国版图,澳门属南海郡番禺县。420年(晋元熙二年),属新会郡封乐县[参 20]。590年(隋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757年(唐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属东莞县。自南宋开始,属香山县。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军队曾在澳门一带驻扎。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渔业与农业种植为生。当时澳门人以蜑家人和客家人为主。
葡国租界(1553-1849)
主条目:葡属澳门
参见:香料贸易和地理大发现
葡萄牙人在1512年到达马鲁古群岛、确定了香料贸易的主要航路后,继续探索印度东岸、南海,继续拓展东亚贸易,这段时期还是第一批去到日本、并与当地展开贸易的欧洲人。[2]在曼努埃尔一世国王的统治下,葡萄牙王国为继续控制其宣称拥有的土地和贸易路线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打算在通往东方的主要航道上修建一系列的要塞。1513年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欧华利成为第一个抵达广州的欧洲人,其登陆内伶仃岛宣称属于葡萄牙领地,还在附近的屯门设置了葡萄牙人居留地[3]。
明代
明代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辖地。1521年屯门海战失利后,葡萄牙人转往澳门地区寻找地盘。
洋人对澳门则称作Macao有二个不同讲法:
源自“妈阁”,意为当时澳门人口中的妈祖庙
源自粤语粗口,也是由于双方言语不通,那个渔民回答“你噏乜鸠(你说什么)?”,“乜鸠”成了Macao
当时到达的葡萄牙人后来知道Macau一词,便成为了澳门正式的外文名称。
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贿赂当时明朝的广东提刑按察司巡视海道副使汪柏,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1557年,明朝在香山县设提调备倭巡辑,俗称守澳官衙门。葡人除向明朝广东市舶司缴纳船税外,为巩固其在澳门的地位,每年贿赂广东海道副使五百两白银。
1571年,在广州交易会,葡萄牙人按惯例贿赂海道副使500两白银之际,广东布政使在场,翻译祇好称该贿赂为付给明国政府的“地租银”,受贿官吏祇得由布政使上交“地租银”到国库。从此,葡萄牙人的贿赂变成地租。后经交涉,葡人每年上交地租白银500两(后增加至515两),并设立海关对商船抽税,和议事亭向葡人夷目宣读命令与双方会商政务。香山知县拥有最终司法处分权。葡人设立市政委员会(明称夷目),每3年选举,和小型警卫队,建立税关向停泊澳门的葡国船只另行收税,以维持澳葡政府经费。
1574年,明朝在莲花茎设立关闸由海防副使管理,派驻官兵,严格限制外国人入境区[3];1608年香山县令蔡善继颁布《制澳十则》加强管理。最初葡萄牙人仅限于居住在澳门南部(即当时葡萄牙人的主要活动区),临时归属身在印度的葡属果亚亲王所管辖保护。由于留居当地的葡人家庭不断增长,更与当地粤人通婚;加上再有欧洲人选择此地落脚,展开与中国经济、宗教及文化的交流,很快形成小型社区。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管理。
16至17世纪澳门成为日本(长崎)、琉球、菲律宾、马鲁古群岛等国的东南亚贸易中心,在葡萄牙没落和日本锁国影响后,其贸易港地位开始有所下降[3]。而在其后的几百年内,澳门一直是世界与中国和近邻进行交流的根据地,即使是西班牙帝国主导时期也没有改变。传统说法指,1580年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西班牙将领阿尔瓦公爵攻占里斯本占领了葡萄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任了葡王,组成伊比利亚联盟,接管了葡萄牙王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直到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澳门未曾投降西班牙,于是获授“天主圣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称号[参 21]。澳门历史上以中西交流驰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中相当重要,亦曾在世界经济的运转中发挥重大作用。
清代
1750年的澳门半岛
清军平定广东后,除废除守澳官外,大致沿习明朝对澳措施。1685年,清朝分别于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编澳门海关入广州海关,改称澳门关口,设防御1人、家人2人。[参 22]1731年,清朝在澳门前山寨设立香山县县丞衙门。1744年,清朝又设立澳门海防军民同知指挥县丞衙门与澳门驻军。澳门同知“专理澳夷事务,兼管督捕海防,宣布朝廷之德意,申明国家之典章”、“遇有奸匪窜匿唆诱民夷斗争、盗窃、及贩卖人口、私运禁物等事,悉归查察办理”。
1748年,华人李廷富和简亚二犯事,驻澳葡兵于大炮台拘捕,因拒不认罪被葡兵毒打致死。澳葡总督梅内泽斯拒不交出凶徒,次年经多番交涉,梅内泽斯交出凶手。此事件导致大清于1749年颁布《澳夷善后事宜条议》,进一步加强清朝对澳门的控制。
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长卡斯特罗以葡萄牙女王唐娜·玛丽亚一世的名义向葡印总督发布的圣谕,后人称《王室制诰》。该制诰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同时赋予澳门总督更大的权力,使其能主导澳门的政治生活。制诰要求议事会向澳门总督和大法官提交行政账目,并规定议事会在听取总督意见之前,不得作出任何决定。该制诰强化了葡国中央政府在澳门的管治权,扩展总督的职权范围,使总督不仅是居澳葡人社区的军事首领,而且可以干预当地日常行政事务,对议事会决策拥有否决权,实际上成为居澳葡人社区的最高首长。制诰同时增强守卫澳门的军事力量。
1807年,拿破仑一世领导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取道西班牙,占领葡萄牙。翌年7月,英军借口保卫澳门免受法军占领,曾一度强入澳门,及后在清政府的压力下,于当年11月撤出。[参 23]
葡属殖民地 (1849-1999)
1854年从西望洋山望澳门南湾
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清朝交地租并占领关闸;1851年,占领氹仔;1863年,占领塔石、沙冈、新桥、沙梨头等地;1864年,占领路环;1879年,占领龙田村;1883年,占领望厦村(望厦)、荔枝湾 、石澳及青洲等地,建立海岛市[参 24]。
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中国同意葡国“永居管理澳门”,但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永不得转让澳门予他国[参 19][参 25]。清朝末年(1908年),葡萄牙要求扩展边界,并划定澳门的界址,澳门正式成为葡萄牙殖民地[参 26]。
据说,葡萄牙人从奉祀海神妈祖的妈阁庙附近登陆后,故澳门便得名“Macau”(即“妈港”在葡萄牙语中的译音)[参 27]。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称澳门为“天川”(音:Amakawa),据信此名称亦可能源自于“妈阁”的谐音,但是到目前为止,考古界还未发现妈阁庙在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前已存在的可靠证据。
二战期间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翌年攻占广州,1941年太平洋战争中占领香港。葡萄牙萨拉查政府在欧洲亲近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日本亦是轴心国成员,因此不敢得罪亲近轴心国的葡萄牙。葡萄牙在二战表面上保持中立,所以澳葡政府亦宣称中立,日本因此没有入侵澳门。但日军基本上已经封锁澳门经济,没有占领的必要;并于1940年在几无日侨的澳门新开设领事馆,视澳门为对华情报基地,澳门因此避过战乱 [4]。同属葡萄牙殖民的东帝汶,在1941年因向350名荷兰及澳大利亚士兵提供登陆场所,使得日军以之为借口在1942年占领葡属东帝汶。
日本封锁澳门经济后,日军靠操纵市价盈利,并刺杀了妨碍黑道生意的日本驻澳门领事福井保光 [4]。
二战后
战后的1955年,葡萄牙颁布《澳门海外省组织法》。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确定澳门为旅游区,特准设赌博。同年11月,澳葡政府颁布《承投赌博娱乐章程》。
在澳门殖民地时期,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引起华裔澳门居民普遍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民间不满葡萄牙人管治澳门的方式,促成政府改革。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新的文人政府实行去殖民地化政策,放弃所有殖民地,驻澳葡军开始逐步撤出,但中葡尚未建交,中国亦不愿澳门先于香港移交故承认澳门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是当前葡国管治下的中国领土[参 19];同年,澳门首条陆路连接工具──嘉乐庇总督大桥落成启用。在此之前,民间或运输往来两离岛和湾仔皆用船只,曾有航班设立。
1975年12月31日,澳门最后一批葡萄牙驻军撤出,至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暂时没有军队在此城市进驻。
1976年2月17日,葡萄牙以第1/76号法律形式颁布《澳门组织章程》,为葡治澳门的宪制文件。该章程规定澳门地区为一公法人,在不抵触葡萄牙共和国宪法与澳门组织章程的原则,以及在尊重两者所定的权利、自由与保障的情况下,享有行政、经济、财政、立法及司法自治权。
1979年,中葡建交。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为澳门前途谈判四轮,次年4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葡萄牙总理席尔瓦高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澳门主权[参 12]。
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北京通过《澳门基本法》(共九章145条目、另加三附件),并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颁布。
政权移交
1999年12月20日凌晨零时,在中葡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新填海区交接礼会场[注 6]场内交接澳门政权。同日中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国正式行使澳门主权。
1847年,澳门赌博合法化,自此便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政权移交后亦获海内外游客赞赏为东方拉斯维加斯。2002年澳门政府开放管制后,海外与中国大陆资金大量涌入,引发各方面问题,本地人就业严重受到影响。
地理
主条目:澳门地理和澳门填海造地
澳门位于太平洋、南中国海沿岸,地处珠江口西岸,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北部与广东珠海拱北相邻,西部隔西江支流、内港及夹马口水道与湾仔和横琴,隔伶仃洋东望即是香港的大屿山,南面与万山群岛相望。
澳门包括北部的澳门半岛以及南部的离岛区域。澳门的离岛区域由氹仔、路氹城和路环和所组成的大岛海岛市。该岛原为氹仔岛和路环岛,但在路氹连贯公路工程开始后,因为填海和西江水流带来大量泥沙的关系,两岛之间的海床变得越来越浅,公路旁的土地亦越来越多。当局有见及此,便规划填海工程,而所得出来的土地就是路氹城。另外,从2013年7月20日起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正式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管辖,所以也有人认为此1.1平方公里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属于澳门。
1840年澳门半岛面积仅有2.78平方公里,由1866年开始澳门不断填海,而达到今日的规模。根据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数字,2018年6月澳门土地面积为32.9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9.3平方公里,氹仔岛7.9平方公里,路环岛7.6平方公里,路氹城6.0平方公里,另有新建城区1.4平方公里及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管理区0.7平方公里[参 4];然而,此数字并不包括1.1平方公里在珠海横琴的澳门大学新校区。
2015年12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草案)》,划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所管辖的范围。该草案于12月20日实施,以澳门东及南面85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澳门版图。12月20日起,澳门拥有该海域的管理权,能按需要填海,惟不能作赌博用途。另外,2001年澳门向珠海市租借陆地所兴建的关闸边检大楼则划入澳门特区。鸭涌河北段由珠海市管理;南段则以该河的中心线作分界。[参 5]
据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测量,东望洋山眺望台望远镜旁石柱参考地理坐标:北纬22°11'47"、东经113°32'58",标高91.2米。澳门最高处为路环叠石塘山山顶,即现在妈祖像座落处(标高172.4米)。
澳门半岛的天际线
澳门氹仔的天际线
地形及地质
古澳门地形基本上是丘陵地形,花岗岩地的质丘陵、台地广布,构成澳门地形主体。澳门的天然的平地很少,主要有半岛中部、路环东南部及西南部的海积层;氹仔大小潭山之间连岛沙洲;以及古时澳门岛与大陆相连造成半岛的莲花茎。始于1863年的填海工程,则是主要为澳门提供平地地段的来源。填海工程使现今澳门的轮廓与数百年前大为改变,亦使海岸线趋于平直工整。
水文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的咸淡水交界,周边水域有大量来自西江的泥沙沉积,使澳门周围浅滩广泛分布,水深甚浅。整体而言,如果以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三地的东端联线为界,澳门东面水域较深,西面水道除内港航道和夹马口水道以外则较为浅,所以澳门现时主要的现代客货运码头都改设于东面。
河流方面,澳门现在无天然河流。在以往的新桥区有名为莲溪的小溪,是澳门半岛内仅有的自然河流,现在则填平为渡船街。而鸭涌河在古时并不存在,但于1970年代后期,珠海市方面不断填海,故此形成狭窄的人工河道,则是今日的鸭涌河。
自然生态
直至2003年,澳门的总绿化区面积为5,799,407平方米,其中澳门半岛有1,004,577平方米占17.3%,离岛有4,794,830平方米占82.7%。[参 28]
全澳有30个市政公园、4个郊野公园、10条步行径、一小片红树林土地,其中郊野公园以及步行径全部都位于离岛。至2006年底,全澳路旁树木合共1,220,000株,较1990年增加0.01%。其中澳门半岛路旁树木总数较2005年大幅增加34.1%,逹8,880株。
气候
澳门
气候图表(说明)
㋀
㋁
㋂
㋃
㋄
㋅
㋆
㋇
㋈
㋉
㋊
㋋
32 1812
59 1813
83 2116
217 2520
362 2824
340 3026
290 3226
352 3126
194 3025
117 2722
43 2318
35 2014
平均最高及最低温度以摄氏(℃)表记
降雨总量单位为毫米(㎜)
资料来源:世界气象组织(WMO)
[显示]英制单位换算
澳门属海洋性副热带季风气候,虽降雨量少于香港,不过日照时数也是少于香港,但是多于台北,每年以10月中旬至隔年1月上旬天气最佳至最稳定,天气和暖并且阳光充沛、湿度不高,最为舒适,不过在2011~2016年受气候暖化、圣婴影响关系增加受到潮湿偏东季候风机会,使得阴雨天日子异常多于平均值,尤其是11月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2011~2016年的11月平均仅有116小时,是全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月份,同时此6年间平均雨量达到59.86毫米。在冬季随着季风厚度变小,放晴日子只会越来越少,春季约在3~4月期间,在2~4月天气受回南天影响大多潮湿多雾,同时也是全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时候,既舒适,且阳光较多的晴朗日子比较少,和台北地区冬季天气很相似,不像日本、韩国多数地方每到春季可以享受到较多舒适,且阳光较多的晴天日子,唯近年来2~4月偶尔会出现连续5~10天晴朗少云的日子。受低压槽、滞留锋面、潮湿的海洋气流影响雨量从4月起大幅增加,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受西南季风影响、炎热潮湿,时有低压槽带来的长时间暴雨,有时因风雨过大会停班停课;7-8月多受东南季风影响,气温进一部上升而持续暴雨减少,夏秋季有时会有台风、热带气旋吹袭。10月秋季来临,11月底天气转凉,而北方的冷空气于12月后活跃并形成冷锋南侵,冷锋来临前后数小时气温可急降达摄氏10度之多。每年1-2月清晨时份经常录得最低温度,在2016年1月24日下午2时15分录得摄氏1.6度的低温,是1949年以来的1月最低气温,澳门政府宣布隔日幼稚园、身心障碍儿童学校及小学停课一日。澳门气象局表示,当日下午在大潭山气象站,观测到有雨夹杂小冰粒现象。
行政区划
澳门特别行政区之行政划分 (卫星图片)
澳门市民常用的区划
主条目:澳门行政区划
澳门以天主教“堂区”为行政区划单位,每个堂区以当区著名的教堂为名,堂区没有法人地位。澳门现有七个堂区,当中五个位于澳门半岛,两个位于离岛。位于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地段并没有划分任何堂区。[参 29][参 30]
澳门半岛 氹仔 路环
花地玛堂区
圣安多尼堂区
(花王堂区)
大堂区
(主教座堂堂区)
望德堂区
风顺堂区
(圣老楞佐堂区)
嘉模堂区
位于横琴岛的
澳门大学新校区及
横琴口岸澳门口岸区
列入嘉模堂区[参 31]
圣方济各堂区
位于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地段并未列入任何堂区,但一般称该处为路氹城。
然而,“堂区”的行政区划并非正式的行政机构建置,不具法律地位。
澳门人日常生活更为倾向以该区建筑物、建筑特色、土地用途、人口分布和实际的地理位置来对澳门分区。而氹仔、路氹和路环因甚少人居住而没有分区。
经济
主条目:澳门经济和澳门经济史
澳门经济发达,2015年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905[参 16],全球排名第17位。澳门的社会福利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强制和自愿供款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15年免费教育、在学及老人享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免费医疗服务、老人享有政府发放的敬老金等。澳门最低工资(家佣及残疾雇员不纳入保障范围)为时薪32元(澳门元,下同),最低月薪6,656元。
1950年代至1970年代,爆竹、火柴和线香为澳门三大传统手工业(各有大小工场和山寨厂等形式),同时香港商人亦有涉足澳门,大量资金流入澳门。踏入1970年代,制衣、针织、彩瓷与电子、玩具和人造花等行业取代传统手工业支配澳门经济。到1980年代,因为配额制度关系,纺织品(多为出口成衣)及新兴产业包括其他轻工业(如玩具、人造花和电器产品)占重要地位,美国、法国和当时西德为澳门的出口大国。但自1993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宏观调控,物业市场转冷,曾有不少空置地盘充斥在澳门半岛、南区和新口岸区有不少“烂尾楼”和空置商用楼宇。纺织业纷纷北上设厂同时关闭澳门厂房以减少工资成本,加上政权移交前治安不靖和金融风暴,当时澳门经济几乎停滞不前,1996年至1999年更经历经济负增长(最多达-4.6%,1998年)。
由于2004年澳门经济强势增长,主要受惠于博彩旅游业,但亦带动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和保险业也略有增长。对于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澳门存有隐忧;首现于人力资源暂时短缺方面,衍生一批低学历之人员暂寄居于娱乐场内;另方面由于经济强势增长下物价开始飞涨,近年亦开始有炒卖旺区物业现象,而不少港资地产公司、化妆品公司、便利店等在过去均大举在澳门开设分公司和分店,澳门政府在2005年提高投资移民的申请资格后,虽然投资移民申请个案减少逾70%,但只能稍微竭止炒风。 2008年,基尼系数创下20年来最低数值0.37[参 32],澳门贫富差距收窄,是近20年合共5次的住户收支调查中,贫富分布最好的一次。近几年居民每月收入中位数趋升,4000元或以下收入比例较过去几年低。反映居民收入向中间集中,意味居民收入改善。其中,部分人因投身博彩业而提高收入,是政府开放博彩业再分配财富的成果。亦不能忽略政府近年连串的财富再分配措施,包括上调最低维生指数、敬老金、现金分享、工作收入补贴、补贴车资、电费等,也会计入住户收支。
2019年4月16日,统计局公布指出“澳门基尼系数超过2014年0.38上升达0.4,根据联合国定义0.4是警戒线。”2019年6月27日,统计局公布外劳人口达179,416人。澳门人平对比外劳比例1:3,大量外劳涌入严重影响澳门人就业机会。澳门本地人就业面临困难。 [参 33]
博彩业、旅游业、酒店及休闲业
主条目:澳门博彩业和澳门旅游业
2011年的澳门游艇展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内唯一允许合法经营赌场的地区。一直以来澳门的主要收入都来自博彩业和旅游业。在2014年,博彩业(包括博彩中介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为59.1%[参 34]。2016年,博彩业毛收入达2241.28亿澳门元,而博彩业税收达843.75亿澳门元,占政府财政总收入(1024.12亿澳门元)的82.4%[参 16]。
1999年澳门特区成立后,除治安有所改善之余,澳门便定位为以博彩旅游业作龙头发展的城市,而且2003年中国开展港澳个人游后,方便中国大陆居民访澳。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资料,2015年本澳入境旅客总数为3071.46万人次,旅客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占总数66.5%)、香港(占总数21.3%)、台湾(占总数3.2%)和韩国(占总数1.8%)[参 35]。
澳门博彩业于1847年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开始合法化,自此以后,澳门以“东方蒙地卡罗”之名广为世界所知,成为澳门经济的重要部分,2006年澳门赌场总营业额已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第一赌城[参 36],大型博彩业建筑物相继建成,形成“一条街,就一间”的风格。澳门的博彩业大概可以分成五大类:娱乐场赌博、赛马、赛狗、彩票和足球博彩。截至2016年底,澳门共有38家赌场,6287张赌桌,13826部老虎机[参 16]。
旅游方面,澳门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有1992年由澳门八个社团评选的澳门八景和2005年7月15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
除旅游博彩业之外,澳门政府亦计划变身成区域旅游、会议展览中心及泛珠三角发展框架范围内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心。
Marine photo g f.jpg
Macau Skyline (157820121).jpeg
Firework (20923022663).jpg
Casino Lights In Macau.jpg
Macau - Skyline.jpg
Vista de los casinos desde el Centro de Ciencia, Macao, 2013-08-08, DD 06.jpg
Casino Sands, Macao, 2013-08-08, DD 01.jpg
MGM Grand, Macao, 2013-08-08, DD 14.jpg
JW Marriott Hotel Macau Swimming Pool 2016.jpg
The City of Dreams 200907.jpg
议事亭前地 - panoramio.jpg
零售业、金融业、商业
主条目:澳门房地产业和澳门经济史
澳门的商业发展一直都受惠于旅游业的带动,自赌权开放以后,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刺激本地居民以及旅客的消费能力,引致澳门的商业得以高速发展。
澳门的旅游发展朝向渡假式消闲娱乐方向,因而在商业方面的发展亦会受惠,商业在旅游博彩业的带动下将会继续发展。
澳门在1999年底通过离岸法例并提供免税优惠,帮助地产业、降低失业率和银行金融业发展。澳门政府在北京政府支持下,积极利用澳门的特殊优势成为中葡经贸合作的桥梁。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中葡经贸合作论坛),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参 37] 在2004年1月1日起,澳门与中国大陆的CEPA使澳门制造的产品免关税进入中国内地,使澳门自身优势更见明显。澳门经济因此得以急速发展。
澳门进口商品以消费品、原料及半制品居多,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有中国内地、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各国等。
创意产业
主条目:澳门电影和Category:澳门歌手
创意产业在澳门还在发展中,很多本地创作如音乐、电影和书籍的知名度未及邻埠香港高。但随着社会发展,市场越来越需要创意产业,现今澳门很多学校如澳门演艺学院、澳门理工学院等都已开设相关科目以应付对创意工业的人才需求。
自1990年代末,澳门有好几部独立电影制作。较人所熟悉的包括:
邓衍成《濠江风云》(1998)
许国明《枪前窗后》(2000)
陈建德《钟意冇罪》(2003),荣获第 27 届 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数码电影金奖”,第一届 澳大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并获邀参加17个国际影展。
吴兆妍《澳门·圣诞·2005》(2005)
许国明《夜了又破晓》(2006)
梁德森《灯塔下的恋人》(2015)
部分于澳门拍摄的外地电影、电视剧:
王心慰《巨轮》(2013)
叶念琛《十月初五的月光》(2015)
王心慰《巨轮II》(2016)
叶镇辉《乘胜狙击》(2017)
工业
澳门工业历史悠久,早在300多年前,澳门的铸炮业和帆船制造业就颇负盛名。1950年代中期,小规模的胶鞋厂、搪瓷厂、手套厂、小五金厂相继出现。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不少工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标志着澳门的现代工业起步。[参 38]1970年代,澳门的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制衣业和毛针织业迅速壮大。1980年代中期是澳门工业的全盛时期,成为澳门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当时全澳有工厂2700家,就业人员8万多人,产值占全澳总产值的37%,成为澳门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澳门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1980年代末期,澳门工业竞争力下降。1990年代后,澳门工业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连年负增长。随着澳门工业的发展,澳门的工业体系也随之变化。早期是以中小型工厂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采取的是外向型模式,产品以纺织品为主,全部或大部分外销,市场以西欧和美国为主,亚洲居次。工业依赖外地,特别依赖香港和中国大陆。目前,澳门工业正向高新技术、高科技含量发展,并大力开拓产品销售新市场,通过多元化发展来增强竞争力。[参 39]
1980年代的澳门曾经是工业城市,制造业一度占本地生产总值约四成,而博彩业与旅游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约25%,曾经的主要出产有爆竹、神香、火柴、烟草、罐头鱼、船、玩具、纺织品和中国酒。[参 40]
澳门首家爆竹工厂创建于1881年。1930年,澳门总共有十间爆竹工厂,当时澳门是重要的爆竹生产中心,产品主要出口到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和欧洲。1953年,爆竹成为澳门的主要出口商品,当时产量达到3吨,价值澳门币700万。二十年后,美国成功打开中国市场,澳门的爆竹业由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以及对安全的忧虑而日渐式微,结果最后的爆竹工厂在1990年代倒闭。
在近一百年的历程中,澳门成为重要的香烛生产中心,产品主要销往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大陆、欧洲及美国等地。澳门首家制香工厂“梁永馨香庄”于1815年开办,该厂设有两间工厂,共佣用800名员工。当时20家工厂中的两家,出口量为150万澳门元。二十年后,澳门20家工厂制香工厂的生产总量为1.2吨,产值170万澳门元。1950年代,制香工厂的数量为70家,1970年代,数量下降至40家。1980年代,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在短时间内成为香烛生产大国,澳门部分业者将生产中心移至中国大陆,在本地保留销售门面。目前澳门的神香业已剩下数家,并且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澳门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同学会副理事长蔡佩玲表示,正是来自新会的居民在一个世纪之前,将制造神香的工艺带到澳门。故此,当澳门商家再次踏足新会,便预示著澳门时代的结束,中国时代的到来。
对外贸易方面,据经济局资料:2005年全年总出口货值为198.2亿澳门元,较2004年下跌12.1%,出口产品以纺织、成衣类为主,出口货值下跌15.1%至180.7亿澳门元,占整体出口货值77%,非纺织品出口方面以机器设备与零件及鞋类为主;而进口则上升12.3%,达313.4亿澳门元,贸易逆差为115.2亿澳门元。[参 41]
劳工权益和保障
政府于2020年6月8日实施第20/2020号关于《产假报酬补贴措施》行政法规,将母亲产假由原来的56日调升至70日,为其提供产假报酬补贴[7]。
通讯及邮政
主条目:澳门通讯、澳门邮政、澳门邮政史和澳门媒体
澳门通讯方便快捷,电讯网络覆盖面广;无论在各酒店或电话亭,都可使用直拨国际电话服务,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联系。在澳门使用固定电话接拨市内电话无需收费;设置在澳门半岛及离岛的公用电话则需收费澳门币1元,可通话五分钟。
至于邮递方面,澳门邮政除提供平邮和空邮等一般服务之外,还有特快专递。
澳门邮票的主题及设计汇合中西文化特色,其中部分较受欢迎的系列邮票包括有生肖、文学与人物、传说与神话、文物保护、科学与科技及澳门艺术等主题[参 42]。为应付民众集邮需求,澳门邮政不仅在各个邮政分局设有集邮专柜,还在当地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附近开设邮亭来销售邮品及提供接受投寄挂号邮件服务。以方便集邮爱好者及旅客前往购买和用邮。
政治
主条目:澳门政治
澳门政治环境相对简单,跟澳门承袭自葡萄牙的比例代表制有关[参 43]。比例代表制容许立法会以每队参选队伍所得的票数比例去决定议席分配,采用汉狄法,使占主导地位的执政阵营(建制派)和反对阵营(民主派)都同时有代表的声音。自一二·三事件之后,建制派便主导澳门政坛至今。
行政
主条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澳门政府总部
根据《澳门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首长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为5年,最多可连任一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下有五个司,分别为行政法务司、经济财政司、保安司、社会文化司、运输工务司[参 44],再下为局、厅、处(组、科)[参 45]。
行政会由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及社会人士组成,协助行政长官决策。
立法
主条目: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澳门立法会大楼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现有33名议席,14个直接选举产生,12个间接选举产生,另外7个由行政长官任命,每届任期4年[参 46]。最近一次选举在2017年9月17日(参看2017年澳门立法会选举)。凡居住在澳门七年以上及年满18岁的澳门居民均可参与直接选举,而已注册的“法人选民”组织可参加立法会的间接选举和选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推选委员。
司法
主条目: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和澳门司法制度
澳门使用大陆法(欧陆法系)[参 47]。所立法律主要参考葡萄牙的法律,部分法律制定亦有参考法国及德国的法律。除《基本法》外,适用法律有五大法典,分别是: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参 48]。行政程序法典、行政诉讼法典、民事登记法典、商业登记法典、物业登记法典、公证法典亦属重要之法典。此外,《基本法》附件三规定在澳门适用的全国性法律。澳门原有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祇要不抵触《基本法》,仍继续生效。
《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衹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预[参 49]。司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法院和检察院。法院为三院建制,分别为:
第一审法院
初级法院
行政法院
中级法院
终审法院(最高级的审判机关)
澳门没有死刑,也没有无期徒刑,且有期徒刑上限一般为二十五年,例外状况为三十年。[8]
货币
澳门元(俗称葡币)为澳门特区法定货币,市面上一般除使用澳门币外,由于港澳两币于澳门均保持约103澳门币兑100港元之兑换率[9][10][11],故港币亦可流通;与新加坡和文莱的货币相似,两币都可以互通(但不同的是,新汶两国都可以互用对方的货币;而港澳两币虽可以在澳门随意互用,不过香港就不可以用澳门币)。在澳门,港币除可以在一般商铺当作澳门币使用,还可在澳门所有赌场使用。港币在澳门赌场的货币流通量甚至多过澳门币。
除港币之外,部分旅游景点以及超市亦可使用人民币,但一般以港币或者是澳门币找零,且有汇率问题。
对外事务
根据《澳门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澳门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澳门”(葡萄牙语:Macau, China)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而属于政治方面的外交事务,则均由北京政府负责[参 2]。
因此,在《基本法》的保障下,澳门在多个国际组织都有积极参与。当中有部分只派代表参与出席,但亦有正式会员或创会会员身份,而当中部分组织早在殖民地时期已成为会员身份。澳门参与的国际组织包括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葡语系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等。
葡萄牙、安哥拉,以及在澳门人口数目日益增加的菲律宾在澳门设有总领事馆[参 50],部分国家例如秘鲁也有设名誉领事。多数国家的驻香港总领事馆同时为驻澳门总领事馆或由香港兼办对澳业务[参 51]。(注:葡萄牙驻澳门领事馆是兼任对香港业务。)
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的台风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澳门。
姊妹城市
在澳葡政府时期,澳门市政厅已先后与多国城市缔结成姊妹城市,而海岛市政厅也有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实现缔结。澳门回归后,所有缔结事宜曾一并交由民政总署负责管理;及后,市政署于2019年1月1日成立,取代民政总署,澳门特区政府与对外城市交流的相关工作亦随之交由其他政府部门负责。[参 52]
葡萄牙里斯本(1982年5月20日)
葡萄牙波尔图(1997年6月26日)
葡萄牙科英布拉(1998年6月23日)
瑞典林雪平(1997年11月29日)
巴西圣保罗(2000年6月19日)
佛得角普拉亚(2007年12月4日)
比利时布鲁塞尔(友好协约书)(1991年12月11日)
越南岘港(友好协议)(2006年10月10日)
美国旧金山(文化备忘录)(2001年11月2日)
泰国布吉府(友好城市备忘录)(2018年5月9日)
文化
主条目:澳门文化
澳门历史城区
border=none世界遗产
澳门议事亭前地
澳门风光,由左上角顺时针顺序为:澳门旅游塔、大三巴牌坊、葡京娱乐场、岗顶前地、嘉乐庇总督大桥、妈阁庙和东望洋灯塔。
官方名称 Historic Centre of Macau(英文)
位置 中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标准 文 (ii) (iii) (iv) (vi)
编号 1110
登录年份 2005年(第29届大会)
网站 UNESCO的记录(英文)
澳门自开埠以来,因为历史渊源特殊及人文景观别致,形成在华南、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都十分少见的文化特色。四百多年来欧洲各地的人聚居于澳门,澳门无论在饮食、建筑、语言上都富有葡萄牙特色。在澳门的旧城区穿梭经常可以发现澳门的特色志,东方建筑及西方建筑仅一街一巷之隔,甚至比邻而立,中式庙宇的前地铺成葡式碎石路,南欧式建筑内藏着广东菜馆等现象,在澳门都随处可见。而在漫长的华洋共处历史中,在澳门更诞生土生葡萄牙菜、土生葡语等东西文明揉合的见证。另外,澳门近年急速发展,地域狭小使得澳门的城市功能分区非常模糊,因此常常形式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的冲击画像,例如与人来人往议事亭前地商业区一街之隔﹐便是富有传统市集特色的营地大街;穿过繁华的金光大道后,便是富有南欧海边小镇韵味的路环市区。
文化遗产
主条目:澳门历史城区
由于澳门在近代中国与外国联系中的重要地位,蕴藏丰富的文化遗产。2005年7月15日,22座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参 53]。另外,富有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亦收录在《澳门文物名录》内。澳门旅游局与文化局曾定2006年为“2006澳门世界遗产年”,并合办多项文化及促销活动,藉以吸引各地游客[参 54]。
此外,自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不少世遗景点因人为或自然原因受到破坏,例如于2007年建成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大楼(中联办大楼)破坏了东望洋灯塔的景观,至今灯塔仍然受到东望洋山周边的超高楼工程的威胁,此外,2016年卢家大屋外墙遭受毁坏、2017年妈阁庙火灾和圣奥斯定教堂因失修塌顶、西望洋山景观保育危机,以及大三巴和大炮台等景点因庞大的旅客量而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和加速世遗景点的老化,反映了澳门政府在世遗保护工作上的缺失[参 55][参 56][参 57][参 58][参 59][参 60]。
地方特色
澳门晚上的街景和当铺
主条目:澳门街道
澳门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瓷砖画艺术为蓝本。[参 61] 其蓝色和白色的主调,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称,成为澳门地方特色。
澳门有不少名字冗长的街道名称,在华语地区来说十分罕见。此类街名大多以葡萄牙军官政要,或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后以粤语音译出来。[参 62] 比较知名的有:沙嘉都喇贾罢丽街、士多鸟拜斯大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马路、华士古达嘉马花园等。另外有部分主要街道原名冗长,市民习惯另取较易记的名字甚至忘记原名。如俗称新马路的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俗称荷兰园正街或荷兰园大马路的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等。
每朝,澳门的街头可见到手持可发出“叮叮”声响的敲击铜器和手推车的人士行走,向居民收买废铁或其他欲弃置的大型家具。一般居民通常称此行业的从业员为“叮叮佬”,更曾一度获视为澳门的“传统行业”。
饮食
澳门烹饪吸收广东的烹饪手法和食材,以及香港、葡萄牙、印度、非洲、东南亚的特色。创制出独一无二的澳门菜。例如烧腊、吐司、非洲鸡、马介休、葡国鸡、沙嗲、咖喱牛肚、鱼肉酿豆腐、猪扒包、鱼扒包、水蟹粥、猪脑面、咖喱鸡捞面等。
澳门人的饮食习惯也是一日三餐。早餐时间,一般在早上7点。早餐内容各人自有差别。一餐简单的早餐,可能为泡面、白粥、肠粉、车仔面、面包以及咖啡奶茶。星期六日以及不用工作的人会到茶楼饮茶。午餐的时间基本在下午1点到下午2点。因为澳门地方很小,大多数人会回家进食。但是也有部分人会到快餐店进食。受香港影响,澳门也有下午茶的时间,一般在下午4时半左右,多以车仔面、多士、猪扒饱咖啡奶茶为主。晚餐时一般都会先来一碗汤,炒菜,蒸鱼,也会买现成的烧腊等。由于有部分澳门人晚上工作,有部分人会在晚间食夜宵,或许去大牌档,也会食快餐。在周末或假日,许多家庭只食两餐饭。在早上11时左右去酒楼饮茶,同时食早餐和午餐。亦有家庭星期日不煮饭,全家外出食饭,此时选择众多,有人会食葡国菜、广东菜、也会享用其他国家的菜式。
2017年11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澳门为美食之都。[参 63]
主办盛事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是国际知名的赛车比赛
澳门先后于2005年10月底、2006年及2007年举办2005年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2006年葡语系运动会及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其中主场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于2005年7月开幕。除此以外,澳门多项建筑亦纷纷动工和落成,如已开幕的渔人码头、路氹城金光大道、科学馆等。
此外,澳门每年举办的多项节日盛事[参 64],其中有:
澳门城市艺穗节
澳门农历新年花车巡游汇演
苦难耶稣圣像出游:二月或三月,圣像巡游本是南欧的宗教仪式,澳门自16世纪设立澳门教区以来,便一直继承著此传统。
土地诞
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
澳门艺术节:为澳门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盛事
花地玛圣像巡游:5月13日,为纪念葡萄牙人最崇拜的花地玛圣母而举行的典礼。据说,圣母曾在1917年于葡萄牙的花地玛显灵数次。
醉龙节:五月或农历四月初八,只在很少的地方有庆祝活动,澳门却是重要的节日。此为渔业行会的传统节日,渔业人士每年都举行独有的醉龙醒狮大会庆祝。
国际排联世界女子排球联赛[参 65]
澳门荷花节
国际青年舞蹈节
武林群英会
盂兰节
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比赛定位为国际烟花盛事,亦是市民热衷欣赏的烟花比赛
澳门国际音乐节:每年固定于10月举行为期两周的音乐节,进一步推广澳门旅游
葡韵嘉年华
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
澳门美食节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为澳门体坛举行最大型的国际赛事,在东望洋跑道上举办
澳门国际马拉松:是澳门最大型的田径比赛项目,比赛路线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光影节
澳门国际影展暨颁奖典礼
澳门国际龙舟赛:为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龙舟竞赛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举行
澳门戈尔夫球公开赛:赛事在位于路环的澳门戈尔夫球乡村俱乐部举行
濠江盛汇-澳门汽车、游艇及公务机展览会:为澳门展览规模最大的展览盛会,每年十一月举办
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
节假日
主条目:澳门政府假期列表
澳门一年的公众假期共有20日,其中包含中国传统节日、佛教和天主教节日,其中天主教假期大多承袭澳葡政府规定,如圣母无原罪瞻礼和追思节。中国传统节日则在1980年代通过立法确立。在回归以前,葡国日、贾梅士日暨葡侨日,以及中华民国国庆(双十节)也曾是公众假期,但在回归后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和“国庆日翌日”取而代之。此外,行政长官在部分特别日子或其前夕会批示特许豁免公务员上班,比如除夕前的下午[参 66]。
人口
人口分布
主条目:澳门人口
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澳门的居住人口(含居澳外雇)估计约为658,900人[参 6],当中以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94%,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国人则占6%。外地雇员(居澳与非居澳)有181,499人[参 6],当中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其次是菲律宾、越南、香港、印尼等[参 67];菲律宾,越南和印尼人主要从事家庭女佣等劳动职业。[参 68]
居住人口中46.9%为男性,53.1%为女性[参 6]。女性人口的比例较男性为高,主要原因是外地雇员及来澳的移民当中,女性约占六成。居住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5岁,在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方面,0-14岁的青年人口占12.5%;15-64岁人口占77.7%;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9.8%[参 16]。随着寿命延长,而出生人数相对较少,澳门跟世界很多国家/地区一样,人口步入老龄化。2016年,澳门半岛的居住人口有约52.2万人,约占80.1%;而氹仔的居住人口有约10.3万人,约占15.8%;路环居住人口约2.7万人,约占4.1%[参 16]。按堂区分析,花地玛堂区的居住人口达21.9万人,占总数39.6%,其次是圣安多尼堂区,有12.3万人,占22.2%[参 69]。澳门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区[参 70],2016年澳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400人,其中澳门半岛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56,100人;氹仔为每平方公里13,600人;而路环的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3,500人[参 16]。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圣安多尼堂区,每平方公里超过十万人。
澳门人口发展[参 71]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口数目(万) 39.00 40.36 41.50 41.52 41.94 42.52 42.96 43.15 43.63 44.05 44.67 46.26 48.43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人口数目 (万) 50.99 53.18 54.31 53.33 54.06 55.74 58.20 60.75 63.62 64.68 64.49 65.31
语言文字
中文和葡萄牙文是澳门现行的官方文字[注 2]。语言方面,澳门主要语言是粤语、葡萄牙语及英语,粤语是澳门居民日常生活的通用语言;此外英语在澳门作为商业用语和部分学校之教学语言而流行。文字方面,澳门社会日常使用繁体中文,而土生葡人会以葡萄牙文作主要文字。
语言
广州话(和香港一样称“广东话”)为澳门社会通用语,澳门的官方用语:根据澳门统计局的统计数字,粤语广州话是澳门的第一大语言,83.3%人口的日常使用语言﹐能够使用粤语的人口则达90%[参 69];粤语在居民日常生活、工作,政府办公,学校教育,新闻传媒,文化娱乐中广泛使用,亦系澳门居住的不同籍贯人士之间的共同语言。
现代标准汉语(也称普通话、国语或华语):普通话为澳门的第二大语言;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多为中国大陆新移民﹐占澳门人口的5%[参 69];而由于政府推行的教育政策,澳门总人口中约41%都能够使用不同程度的普通话[参 69];而旅游景点为方便向外地游客解说,考虑到沟通问题,亦会使用普通话。
闽南语:澳门北区有颇多居民祖籍闽南地区的人能够使用闽南语交谈,因此闽南语在澳门北区可算通行;闽南语是澳门第三大语言,日常生活中使用闽南语者占澳门人口的3.7%,而澳门人口中则有6.9%能讲闽南语[参 69]。闽南语在澳门的通行亦方便与台湾赴澳游客的沟通(人数仅次于中国内地与香港,居第三)[参 72];
英语:英语是澳门第四大语言,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人占澳门人口的2.3%[参 69],多为外国移民﹐其中以菲律宾人为大宗;而同时,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澳门亦相当流行,总人口中有21.1%能讲英语[参 69];英语是澳门最主要的商业用语言,澳门的中小学都列英语为必修课,大学亦列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另外,英语亦是澳门华人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用语,甚至澳门华人与葡萄牙人交流时也有使用英语。
葡萄牙语:葡萄牙语是澳门的官方用语,但只有不足1%的居民以葡萄牙语为日常生活使用语言,能够讲葡语的人口亦只有2.4%[参 69],是澳门第五大语言;普通澳门华人甚少以葡萄牙语为第一语言。过往如想申请政府工作,懂葡萄牙语较为占优。但现时葡萄牙语在澳门除政府、法律部门和与葡萄牙有关连的商户或书店、社区流行之外,葡萄牙语于澳门基本上不甚流行。近年随着巴西、安哥拉等新兴葡语系国家的崛起,澳门居民重新学习葡语的趋势有复兴的迹象。
土生葡语(Macanese)是由葡文、马来语、粤语、英文、古葡文以及少许荷兰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混合而成的澳门语言,葡萄牙文叫“巴度亚”(Patuá),曾是澳门土生葡人常用的语言,目前已几乎绝迹。澳门最后一位以澳门土语创作的土生葡人作家是若瑟·山度士·飞利拉。澳门土生教育协进会于2006年10月与六个葡人社团签订合作协议,打算申请澳门土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实物文化遗产。[参 73]
其他语言:部分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的移民在日常生活中会活用到其祖国语言与粤语混合的土语,但此类土语尚未形成如同澳门土语一样有系统的语言。
文字
繁体中文:澳门日常使用繁体中文,亦是澳门官方文字,在澳门教育上最主要教授的文字。与香港相同,粤语(广东话)在社会上占绝对优势,故香港增补字符集亦为澳门所采用。[原创研究?]
粤语白话文:由于粤语的广州口音在澳门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民间书写中经常采用接近粤白的写法。例如“下车”写成“落车”,“起卸货物”写成“上落货”等。
简体中文:自开放港澳个人游后,大量中国内地旅客访澳,因此部分酒店和娱乐场、广告、提醒标语等都有简体中文的标示。而在澳门人的部分非正式场合下,例如快速笔记、餐厅下单等会都用到简体中文。另外,澳门不少学校采用的都是中国内地的简体中文教材,部分学校也允许学生在考试中以简体字作答。
葡萄牙文:大多是澳门的葡裔人口使用,是澳门官方语言,因此政府的官文等都依然使用葡文作主要用字,但是葡萄牙文在华人社会中并没有很大作用。澳门的年轻一代通常选择学习英文,葡文次之。不过,近年来华人居民报读葡萄牙驻澳官方文化机构东方葡萄牙学会举办的葡语课程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又与行政暨公职局从2003年开始不再与澳门理工学院合作,改为与该学会合作举办公务员葡语培训课程有关。
英文:在国际社会上英文是不可或缺的文字,因此许多新一代的年青人都非常着重学习英文;虽然英文不是澳门的官方文字,但很多旅游设施都会选用中、英两语作主要使用文字。而澳门政府官方也存在使用英语的例子,尤其用于交通领域上。如在巴士站旁的沥青地面髹上“BUS STOP”字样。“停车让先”的交通标志也作红色八角形牌,正中间有个斗大的“STOP”字样。
宗教
主条目:澳门宗教
由于澳门华洋杂处﹐奉行信仰自由,宗教多元化。由于多数居民为华人,信仰以儒、释、道及民间神祇为主。澳门华人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的道德思想影响。每逢孔圣诞,澳门孔教会会带领社会各界华人和学校举行纪念与祭典仪式。至于佛教,位于望厦村的普济禅院便是澳门早期兴建的寺庙建筑。而道教所供奉的神祇,如:谭公、洪圣爷、文昌帝君、关帝、北帝、城隍等崇拜都见于澳门。而观音和妈祖崇拜在澳门特别流行,其建筑有明朝成化年间由闽商人兴建的妈祖阁庙。
基督宗教方面,天主教澳门教区于1576年1月23日成立,首任主教为贾耐劳(仁慈堂创办人)。首位华人主教为林家骏主教[参 74]。由于回归前大量土生葡人离开澳门,故现时信徒以华人为主。基督新教也是以澳门为踏足中国的第一站,英国伦敦传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到澳门,展开基督新教在中国的宣教历史。澳门有二间最古老的华人新教教会,分别是中华基督教会志道堂和澳门浸信教会,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参 75] 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于1849年成立,管辖范围包括澳门,现该教区已成为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1970年代,地方教会亦见在澳门开展。
此外,澳门亦有不同宗教。例如伊斯兰教可能在明代以前由波斯商人传入澳门,其社团组织为澳门伊斯兰会。巴哈伊教在宣教运动中也选中澳门为传教地区,在1935年由来自美国加州的巴哈伊教徒弗朗西斯·希拉太太传入,现其社团组织为澳门巴哈伊总灵体会,并作为向中国内地传教的大本营。另外,新兴宗教的国际基士拿知觉协会、日本的神慈秀明会、澳门创价学会等都有在澳门活动,只是规模较主流宗教相对小。[参 76]
教育
主条目:澳门教育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
澳门负责基础教育的政府部门是教育暨青年局。在澳门,非高等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回归教育等。澳门教育机构可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当中大部分学校都是私立。政府亦实行免费教育,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澳门负责高等教育的政府部门是高等教育局。澳门现有12所高等教育机构:公立的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私立的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圣若瑟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管理学院、中西创新学院,以及澳门欧洲研究学会和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
第一所现代高等院校“东亚大学”成立于1981年,所提供的课程当中,较具特色的有博彩管理、体育及运动、中医药以及翻译等。 2013年7月20日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接管位于横琴的澳门大学新校区,澳门的行政、立法、司法皆于该地生效。
人物
主条目:澳门人和Category:澳门人
交通
主条目:澳门交通
澳门航空 空中客车 A321
澳门友谊大桥
澳门国际机场
澳门拥有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旅客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往澳门。海路方面,澳门设有三个对外客运码头,分别是内港客运码头、新口岸的外港客运码头和氹仔客运码头;而航空交通,位于氹仔东部的澳门国际机场在1995年11月正式营运,另外,外港客运码头顶层设有直升机坪,提供直升机航线往来香港和深圳。[参 77]
澳门半岛与氹仔之间有三条大桥连接,1974年10月启用嘉乐庇总督大桥(以当时总督名字嘉乐庇命名,俗称澳氹大桥或旧大桥)、1994年3月启用友谊大桥和2005年1月9日启用西湾大桥,西湾大桥是澳门唯一双层行车的全天候大桥。此外,莲花大桥连接路氹城和珠海市横琴岛,为澳门与中国内地连接的第二个陆路口岸。
2007年,澳门政府计划兴建由澳门至氹仔之海底隧道,原本预计2009年下半年落成,但至今仍未开始动工。[参 78],另外,2009年决定兴建澳门轻轨第一期工程,由关闸至氹仔客运码头,设21车站[参 79]。
2014年,澳门道路行车线长度达424.1公里,汽车密度达到每公里566辆,位世界前列。澳门陆路主要交通工具为巴士以及的士。当中巴士由两家巴士营运公司营运,分别是澳门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和澳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两巴士公司采统一车费,6圆,持有电子货币储值卡(澳门通)或乘车码(澳门钱包)可享有车资优惠和转乘优惠。[参 80][参 81]。的士(出租车)分有黑色和电召的士,载客量为4至6人。起表价(首1.6公里)17元,以后每260米一跳收2元,停车候客每一分钟收2元,而放置在行李箱之行李,每件3元。附加费:由氹仔往路环(+2元),由澳门往路环或于澳门国际机场的士候客区乘车(+5元)[参 82]。而昔日澳门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三轮车,至今已是旅客用作游览澳门的怀旧交通工具。[参 83] 在连接中国内地方面,经由关闸接连珠海市拱北,另外,在2000年3月启用之莲花大桥,接连澳门路氹城与珠海市横琴岛。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让澳门经陆路连接位于珠江东岸的香港,并透过人工岛成为另一个接连珠海市的口岸。
海上客运方面,澳门现有三大营运商喷射飞航、粤通船务、金光飞航,外港客运码头及氹仔客运码头航点有香港上环港澳客轮码头、九龙中国客运码头、香港国际机场海天客运码头、深圳蛇口、深圳福永港、内港客运码头则提供来往澳门与珠海湾仔的航班。
澳门国际机场位于氹仔伟龙马路,于1995年开始投入服务。澳门政府致力发展机场成为区内低成本航空的营运中心。据机场资料显示,澳门国际机场2007年全年的客运量达549万高峰人次,与大陆各大城市、台湾、东南亚、日本以至澳大利亚都有航班往来。[参 84] 澳门政府将斥资60亿澳门元填海扩建以增加客运量。
澳门航空公司成立于1994年9月13日,主要提供由澳门到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与东亚的航线。另曾有以澳门为基地的航空公司──非凡航空经营(2006年12月中旬─2010年3月底)。波多诺伏澳码头设有直升机停机坪,提供来往澳门—香港及澳门—深圳的直升机航线,航程约为15分锺。正在氹仔北安区兴建的码头亦设直升机坪,以适应社会发展。[参 85] 另有直升机维修站设在路氹连贯公路旁储水塘侧山腰上。
边境管制
澳门通过关闸边检大楼、路氹边检大楼、跨境工业区边检大楼、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等陆路口岸与珠海相连接。
国际排名
随着澳门的国际地位急速提升,国际评级机构如世界概况也会统计澳门数据,以下是部分澳门在国际上的排名:
政治及经济排名
2016年经济自由度 全球37名 [参 86]
2008年获GaWC评为“适合发展”的城市,同耶路撒冷、热那亚、都灵、马赛、利物浦、斯特拉斯堡、盐湖城、塞维利亚和蒂华纳同级。[参 87]
GDP(PPP) - 全球第99名(2015年) [参 88]
人均GDP (PPP) - 全球第3名(2015年) [参 89]
廉洁指数 - 全球第46廉洁(5.1,2011年)[参 90]
失业率 - 全球第10低(1.9%,2013年)[参 91]
超时工作率 - 全球第4高(39.1%)[参 92]
全球管治指标 -
发声与问责:51.4(108/212,第三级)
政治稳定性:59.6(91/212,第三级)
政府效率:81.0(43/212,第二级)
管理质素:76.2(56/212,第二级)
法治:61.0(87/212,第三级)
反贪:72.5(65/212,第三级,上皆为2007年数据)[参 93]
健康排名
平均寿命- 全球第4名(84.51 年)[参 94]
女性总和生育率 - 全球第223名(0.94/女性)[参 95]
出生率 - 全球第211名(8.88人/1,000人) [参 96]
新生儿死亡率 - 全球第214名(3.12人/1000人) [参 97]
死亡率 - 全球第205名(4.22人/1000人)[参 98]
其他排名
通膨率 - 全球第168名 (4.60) [参 99]
净迁移率 - 全球第37名(3.37人/1000人) [参 100]
教育开支 - 全球第148名 (2.70%) [参 101]
二氧化碳排放 - 全球第85名(4.1吨/人)
产电量 - 列第166名(413,700,000 千瓦) [参 102]
耗电量 - 列第123名 (4,291,000,000 千瓦)[参 103]
耗油量 - 列第153名 (10,680 桶) [参 104]
FIFA世界足协排名 - 列第182位(至2017年11月积分65分)[参 105]
人口密度 - 全球第1名 (以地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