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共和国(斯瓦希里语:Jamhuri ya Uganda,英语:Republic of Uganda) 通称乌干达,是位于东非的内陆国家,为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
乌干达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铜、锡、钨、钒矿藏资源丰富,英国殖民时期曾被称为“非洲明珠”。20世纪下半叶因连年内战及错误政策,国家经济遭受巨大困难。与五个国家: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南苏丹同为东非共同体成员。近年来,六个国家都有意合并为东非联邦[5],新国体将共同使用同一部宪法、一样的货币,由同一位总统与合组的议会来治理[6]。
目录
1 历史
2 政治
2.1 腐败
3 行政区划
4 地理
4.1 位置
4.2 地形
4.3 水系
4.4 气候
5 经济
5.1 农业
5.2 畜牧业
5.3 渔业
5.4 矿业
5.5 工业
6 交通
7 宗教信仰
8 语言
9 文化
10 教育
11 野生动物
12 参见
13 参考资料
14 外部链接
历史
主条目:乌干达历史
虽然人类在乌干达的活动遗迹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但对于在其他洲的人进入这片土地之前的记录,人们现在知之甚少。乌干达人直至1700年-2300年之前,尚是狩猎收集者。[7][8]之后可能是来自于中非班图语部族,来到了这个国家的南部定居,带来了铁器铸造技术和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并建立了Kitara国。Kitara国涵盖了大部分的大湖地区,从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艾伯特湖,到基奥加湖。
当19世纪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来到的时候,这里有好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大约建立于16世纪。其中最大且最重要的王国是布甘达(Buganda)。
1888年英国将此地置于不列颠东非公司管辖下;1894年6月,英宣布布甘达为其“保护国”;1896年,英将“保护国”范围扩展到乌干达全境,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乌干达虽然成为一个共和国,但保持英联邦成员的资格。
1971年1月15日,陆军参谋长伊迪·阿敏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在他的独裁统治下,大约30万乌干达人丧生。1979年,阿敏发动乌坦战争侵略邻国坦桑尼亚,坦桑尼亚随后的反攻结束了他的政权。弥尔顿·奥伯托当政后,情况无大改观,1985年他也被赶下台去;现任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于1986年开始执政。
2006年2月23日,乌干达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9]乌干达选举委员会宣布,穆塞韦尼获胜,再次连任总统。[10]
在2011年和2016年的总统选举中,穆塞韦尼连续获胜,继续连任总统。他的这两次连任还招致了后来反对党的批评和选举舞弊的指控,首都坎帕拉市区还发生了一些游行和骚乱。
政治
主条目:乌干达政治
现任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任命一位总理协助其工作。立法机构为国民大会,有445个席位,任期5年,多数席位经由大选产生,另有部分席位由军队等其他团队提名。[11]
腐败
乌干达政府被透明国际评为世界上最腐败的政府之一,在满分为10分的评分里只获得2.4分。[12]
行政区划
主条目:乌干达行政区划
乌干达全国划分为112个区,这些区归入4个地理区,区下设县。大部分区份都以其主要商业或行政城市命名。
地理
主条目:乌干达地理
眺望首都坎帕拉
美军直升机和乌干达传统服饰男子
乌干达是个内陆国家,滨临很多大湖,如维多利亚湖、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和基奥加湖。整个国家座落于高原之上,平均海拔900米;大多数地区为热带气候。重要城市多位于南部维多利亚湖畔,包括首都坎帕拉。
位置
乌干达位在东非中心地带、横越赤道,北和南苏丹接壤,西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毗连,南界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东临肯尼亚,是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国家。全国总面积241,038平方公里[13],南北长644公里,东西宽563公里,形状很像胃囊[14]。
地形
由于位于东非地堑区,所以境内山高谷深,东西两边都有高山,西部有高达5120米终年积雪的高峰,西部边界的卢文佐瑞山绵亘96公里,主峰为玛弗瑞达峰,海拔4519米。东部边界的额贡峰海拔4322米,东部的国家公园和狩猎预定地,面积共达9526平方公里。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仅1524米;北部海拔只有610米。东北是酷热干燥的沙漠,西部是雨量丰富的森林区,东部有一望无埌的平原。惟大体说来,乌干达是个湖泊纵横的高原。世界第二大湖的维多利亚湖有一半属乌干达境内,它扩大了乌干达东南方的一部分领土,因此形成一个赤道上的湖泊高原。
水系
乌干达境内有很多河流,卡顿加河注入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水向北流,汇入基阿卡湖。基阿卡湖水又向西流入亚伯特湖。亚伯特湖南端有卡夫河,北端有维多利亚尼罗河。亚伯特湖,有亚伯特尼罗河,流入南苏丹国境。亚伯特湖南方边境上是爱德华湖;在国境西部,还有乔治湖。
非洲最大的河流白尼罗河,亦发源在维多利亚湖,流经乌干达全境后,向北进入南苏丹、苏丹和埃及,再注入地中海。此外,东西部国境线和国内的其他地区,也有很多湖泊穿插其间,使乌干达增加了不少自然上的美景。全国湖泊面积共有35436平方公里,各地沼泽面积共约14567平方公里[14]。
气候
非洲大陆本来就以风景瑰丽壮伟见着,乌干达更是得天独厚。由于境内山水相间,因此气候并不太热,平均气温约在摄氏15.6至26.7度(华氏60度到80度)之间,且雨量丰富,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终年有如舒适的欧洲夏季,虽然充满了炎热的阳光,但有凉爽的微风和阵雨;国内平均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境内有毒蛇猖獗,人畜不时会受到灾害,因此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开发工作。
经济
主条目:乌干达经济
国营入股的移动电话公司车辆
利拉市
中学
福德波特镇
香蕉产业
马土加镇
乌干达土地肥沃,矿产有铜,钴等。农业是经济最重要部门,有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因为受到依赖式的殖民地式经济影响,所以产生以咖啡占出口收入大部分的现象。
农业
乌干达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但是农耕方法还十分原始,国内82%的人民是直接或间接以农为生(1999年)[15],耕地面积有42514平方公里[16],国内生产总额有22.5%来自农业产品[17]。农业采小农制,田里工作由妇女担任,主要农产品计有咖啡、棉花、烟叶、茶叶、甘蔗、树胶和西沙尔麻等。此外,乌干达还产有花生、玉蜀黍、高梁、蓖麻油、羊角蕉、小米、树薯、蕃薯和豆类等。小米是乌干达人传统的主食,比较肥沃的地区以羊角蕉为主食,食用农作物年可两收,大体上说来,境内食物尚不感缺乏。
境内森林密茂。森林约占全国总面积17.5%,林地约占34542平方公里[18]。木材种类繁多,约有235种[19],三分之二用作保持水分土壤如维持气候,三分之一用作生产,几乎全部是松、柏和桃花心木等硬木。
畜牧业
乌干达畜牧业也很发达,境内一些山地都是畜牧地带,全国有牛、羊、猪等。皮毛也是主要的输出品,但是肉类和牛乳不足供应本国需要。
渔业
乌干达渔业也很兴盛,国内湖泊和河川中都有水产,渔产多在维多利亚湖和亚伯特湖等地,国内还有鱼塘约五千处。
矿业
乌干达矿藏也很丰富,但是大多数都还没有开采,主要矿藏有钨、锡、铜、石灰石、盐、绿玉石、磷灰石、钺、铅、金、铋、银、铂、锌、钽和磷酸盐等。其中以铜最为重要。
工业
乌干达的工业已经获得进展,棉花、咖啡、制糖和锯木等工业日益现代化。水力发电、水泥厂、钢铁、家俱和酿酒等工业都亦在发展。水电是乌干达工业发展的基础。
交通
乌干达交通尚称方便,公路和铁路交通都以首都坎帕拉为中心向四面伸展。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全长70,746公里,有16,272公里有铺路面[20],其中有915公里是双线沥青公路,4828公里是全天候道路,以及13000多公里次级道路[21]。铁路全长共1244公里[22]。乌干达虽然没有海港,但是内陆水运相当发达,维多利亚湖的船只可以和肯尼亚及坦桑尼亚两国相通,亚伯特湖可通往刚果,基阿卡湖和通亚伯特湖的尼罗河上都有航运,货客运输都很可观。恩德培(Entebbe)有国际标准飞机场一处,是非洲最大机场之一,另有邮政、电报及电话业务。
宗教信仰
主条目:乌干达宗教信仰
1860年代,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传播至乌干达。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乌国人口有85%为基督徒[23]。信众方面,罗马天主教占41.9%的人口,接着是新教的35.9%,东正教为最少数[23],12.1%的人口为穆斯林。[23]
乌干达是全世界国家中位数年龄第二低的国家,2014年只有15.5岁。
语言
主条目:乌干达语言
乌干达部族众多,其中没有居绝对多数的部族。因此虽然英语是官方语言,但语言众多。除英语外,班图语族的卢干达语也使用广泛,并有学校以此授课。
文化
主条目:乌干达文化
部族文化极为多样,阿敏执政时曾经大肆驱逐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现在又有很多人回归乌干达。
教育
坎帕拉马凯雷雷大学是乌干达重要大学之一。
野生动物
乌干达有丰富的动物,沿爱德华湖东岸和乔治湖西北畔,是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的伊丽莎白国家公园;里面有聚多的黑猩猩、猿猴和大野猪等。旷野中心有大象、野牛、狮、豹和羚羊等。湖畔是河马和鳄鱼的聚集地,其他还有黑犀牛、白犀牛和长颈鹿等奇兽,及彩色鲜艳的杜鹃鸟、灰鹦鹉和鲸头鹳等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