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注 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参 4]。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屡禁不止,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在其中乘势崛起,跟随占据濠州的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被当时农民军拥立的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并率部众先后攻占滁州、和州等地,并最终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采取朱升所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以巩固根据地,让士兵屯田积粮减少百姓负担,以示自己为仁义之师而避免受敌。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群雄势力后,朱元璋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参 5],并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其辖区称为京师,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称朱明。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参 6]为号召北伐中原[参 7][参 8],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汉族政权收回[参 9],结束蒙元在中国汉地的统治,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其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自此失踪。朱棣登基后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市),将北平布政司升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参 3]。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此后许多汉人远赴海外,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后的仁宗和宣宗时期国家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参 10]。英宗和代宗时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则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参 11]。武宗时期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宁王之乱。世宗即位初,引发大礼议之争,他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参 12]。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鲜进而入明的计划,然而因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称万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明中期的政治混乱。
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参 13]。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后铲除阉党并重用东林党治国。但阉党倒台后,党争又起,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注 2][注 3],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4月25日(旧历三月十九),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随后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于江南地区相继成立南明诸政权,而原本反明的农民军在李自成等领袖死后亦加入南明阵营,这些政权被清朝统治者先后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1662年,明朝宗室最后政权被铲除,永历帝被俘后被杀,满清又陆续击败各地农民军,以及攻取台湾、澎湖,1683年,奉大明为正朔的明郑向清朝投降,汉族抗争力量方为清朝所消灭。[参 16]。
明代的核心领土囊括汉地[注 4],东北到外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参 19],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注 5],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经在今中国东北、新疆东部及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参 21]。不过,明朝是否实际统治了西藏国际上尚存在有一定的争议[注 6]。明成祖时期曾短暂征服及统治安南[参 22],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注 7]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参 23][参 24]。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参 25]。根据《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参 26],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参 27],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注 8]。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注 9]。
明朝政治明太祖在诛杀胡惟庸后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为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再设西厂(后取消),明武宗又设内厂(后取消),合称“厂卫”。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权的陋习[参 3],然而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参 33],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团的集体意见足以与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决断两相僵持不下时,也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宪法危机”的情况,因此“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参 34]。但明朝皇权受制于廷臣主要是基于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为明朝当时风气普遍注重名节,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但是,皇帝随时可以任意动用皇权,例如明世宗“大礼议”事件最后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结束[参 35]。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也被称为最后一个可以和汉唐媲美的盛世[参 36]。清代张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注 10]、“远迈汉唐”[参 37]。